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富西贵”本是“互文”

(2015-07-14 21:18:20)
标签:

王府

南城

分类: 北京史地

清代的北京城,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之说。民国初年又有“东贵西富、南贫北寒”之说。从清朝到当下,不少学者撰文,论说、解释为什么东贵西富或者是东富西贵,又为什么南贱北贫或者是南贫北寒,但是这些解释往往都不大准确。例如清末人著的《天咫偶闻》中说:“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此说就很勉强:仓库大都是皇家的,和居民的贫富有何关联?贵人多在西城?东城也有不少王府和大官之宅第呀!慈禧太后的娘家,溥仪外祖父荣禄的府邸,肃王府,睿亲王府,豫亲王府,都在东城呀!

那么怎么理解“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之说呢?其实就是东西城富贵、南北城贫贱。有钱有势的人大都住在东西城,穷人、下层劳动者、小商贩,手艺人,多住在南北城。这从房屋建筑上也可以看出来:规整、讲究的四合院、大宅子,磨砖对缝,垂花门楼,三进四进的院子,前出廊子后出厦的大房子,大都分布在东西城。这些大宅子的主人有可能变换,但是能住在这种宅院里的人,必定是有钱有势的。而在中国,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富贵”二字大多时候是不分家的。

为什么达官贵人都集中东西城?因为这是历史形成的。东西城,从元大都时代起就是中心区。而南城,是明朝中期才圈起来的,原来是近郊区,一片田园风光。直到明朝末年,也还有一些大官僚的别墅,主要居民就是一些菜农。清朝,满族人入主北京,内城全部是八旗子弟官兵和他们的家属。豪宅大院成了王公贵族的府邸。经商的,做小买卖的,唱戏的,耍手艺的,卖苦力的,都轰到了南城。卖菜的菜市口,卖蒜的蒜市口,卖猪的猪市口,卖瓷器的磁器口,烟花柳巷的八大胡同,全在南城。直到解放初期,南城大片地区仍然是荒凉、破败,乱坟头很多。笔者听老北京居民说,那一带还闹过狼呢!

所以,论证究竟是东贵还是西贵、东富还是西富,没有意义。为什么?东西、南北分别是“互文”。

什么是互文?就是可以相互交换位置而不影响意思表达的文字。常常在东西南北左右这些方位词中使用。比如东奔西走、东拼西凑、南腔北调、南辕北辙、左顾右盼、左邻右舍……等等,还可以举出好多好多来。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左在前右在后,其实只是一种表述习惯。在这些互文里,方位词的交换并不改变词的意思。“东拼西凑”,也可以作“东凑西拼”;“南腔北调”,也可以作“南调北腔”,“左邻右舍”,也可以作“左舍右邻”。

含有两个方位词的,不一定都是互文,还要看该词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南橘北枳”、“南张(大千)北溥(心畬)”就不是互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