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江州非彼江州

(2014-06-06 13:15:44)
标签:

荔枝

白居易

分类: 文史杂谈

拙文《“妃子笑”究竟源自哪里》发在北京晚报后,编辑转来一信指出其中舛误。现转发于此,以示更正之意。因未得阅原信,不知作者大名,只好阙如。

530日贵版刊发宗春启先生的《“妃子笑”究竟源自哪里》,阐明多年被人认为源自两广的误解。对于杨妃所啖荔枝来自今天大重庆的南缘,学界并无争议,但因为现在的涪陵、忠县一带(或因气候原因)已无荔枝踪迹,以致仍不免川冠粤戴。宗先生的文章把这个川荔的来由讲得很透,言及宋代、清代的荔枝种植,令我长了见识。

    但此文有一小疵、一大错,骨鲠在喉,不敢不告。

    小疵是“白居易的这篇序与杜牧的那两句诗孰先孰后,我以为杜诗应该在前。”这显然是不对头的。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诚如宗文所言,成于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而杜牧则生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虽然杜牧的《樊川文集》中,对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没有编年,也即创作年代不详,但要说他在17岁前就写下如此深刻的诗句,并得到白居易的“注解”则是太牵强了。

大错是“白居易做太守的南宾,也就是‘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为古代巴国的国都,即今天的重庆。”古巴国的都城确实叫做江州,今人有说它在阆中的,也有说在重庆渝中区。但古巴国的江州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在空间是远隔千里,在时间里更是“关公战秦琼”。“江州司马青衫湿”是白居易《琵琶行》的尾句,而它的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以及诗前的引文:“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都足以证明白居易的江州是今天的江西九江。

更有意思的是,在白居易自叹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后的第三年,他便时来运转,被擢升为忠州刺史,州治在今天重庆的忠县。忠州在白居易之前的盛唐叫做南宾,古人常用古地名、旧官制相称,所以也会把白居易尊为南宾太守。但江西九江的江州,跟古代巴国、唐代南宾,忠州,毫无半点关系,巧就巧在白居易确实是从江州司马贬官任上,直接被提拔为忠州刺史,这才与荔枝相识。

    ——读罢这封信,不禁汗颜!当时确实疏于认真思考,如何忘却“浔阳江头夜送客”之句?惭愧惭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