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什么拯救你?“精神弱势群体”!

(2007-04-03 14:37:12)
分类: 花言峭语

韩松落

    父亲投了海,女儿还在痴痴地等,等着再见刘德华一面,妈妈面无表情地候在一旁,两人面前,是若干只大塑料袋。这一家人,是疯?是傻?一时间几乎找不到语言来表达,突然间我明白了,他们是另一种弱势群体,一种不曾被人注意过的弱势群体:“精神弱势群体”。
    “精神弱势群体”的特征之一,并不一定是贫穷。杨父作为退休教师,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这在一个在职职工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只有7000多元的西部城市来说,算是高收入,足够一家三口体面花用,如果善于理财,女儿再出去找份工作,几乎直奔小康,可他们先是卖掉了房子,又准备卖肾,家中负债累累,父亲没有爱好,母亲首若飞蓬,女儿没有朋友、不曾恋爱。他们不贫穷,他们缺乏一种追求和掌握幸福的能力。
    他们不一定是通常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也不是天生智障,他们并不胡言乱语口吐白沫,也不放火烧荒当街狂舞,他们能够胜任基本生活中的一切:工作、吃饭穿衣、与人交流、甚至懂得追星,精神病鉴定标准中的条款,他们可能没一条相符。但他们比普通人弱一筹、少一块、缺条线,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与我们一般无异,但他们某些地方和我们不一样,在我们孜孜以求的那些地方——人生的理想、生活的乐趣、人际交往的快乐、大自然的月白风清上,在现实世界的一切方面,他们并不十分在意,在我们理智止步的地方——偶像的虚无、偶像的飘渺上,他们钻了牛角尖。他们缺乏掌握现实的能力,就热中于非现实,一旦在非现实的体系里找到了对胃口的寄托,就全情投入。
    就像这次的杨氏一家,全家都没有正常的人际环境,在女儿带动下,全体狂热迷恋刘德华,并鼓足干劲要嫁给他,对方不肯迁就,就属十恶不赦,豁出老命也要把对方钉上历史的耻辱架。而且,刘德华只是偶然因素,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即便没有刘德华,也会有别的人和事让他们陷入狂热和迷乱,所以,他们会相信,生病可以不用吃药,贩卖某种化妆品,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健康而美好的生活方式,在台下为“神的小孩”挥舞荧光棒,人生就从此焕然一新,如果再遇上同道中人,互相肯定与激发,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他们从不被认为是弱势,不可能得到帮助,也无法去帮助,经济上的弱势,容易解决,精神的问题,博大深奥,精神弱势,拿什么拯救?是以“人啊!认识你自己”,在希腊的神庙上高悬几千年,仍然没有最终的答案。
    没有答案的故事,也就没个完,杨氏女见过了刘德华,现在又要与他亲热,而且理直气壮,因为“这是父亲的遗愿”。呜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