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就业(续一)

标签:
转载 |
分类: 博文转载 |
她早早来到现场,没想到遭遇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绝大多数展台出示不收外籍学生的标牌,女儿挤向几个未出示标牌的展台,雇主首先问话:“你有合法在美国工作的身份吗?(即OPT或H1B)需要公司帮助申请工作签证吗?”如果需要公司申办H1B的话,立刻婉言谢绝,拒绝接收简历。冷酷的现实将女儿打蒙,一颗热血沸腾的心瞬间被甩进了冰窖。
“退缩吗?不!”女儿从小就有一股子倔劲儿,她想方设法将简历投出去。女儿描述当时的情景:“要想和雇主谈话就得排队,越是好公司排队越长,每人谈话时间有限。我先问有什么职位空缺,然后根据职位,使劲把自己的经历往上套。聊专业、聊所做过的项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相关项目向雇主展示,让雇主觉得你的经历和职位特吻合,你是有用之才。”女儿又说:“最后不失时机地递上简历,同时索要雇主的名片。十几份简历就这样抛出去了。参加招聘会即费体力又费脑力,要想生存只得硬着头皮战斗,腿脚勤快,嘴巴勤快、脑子还要飞速运转。”
招聘会结束当天,女儿向名片上的雇主们逐一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这一招真灵,女儿收到了几封邮件回复,得到了前往公司面试的机会,其中就有一家后来给她发offer的公司,至今,俺都纳闷: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女儿,竟然揽到了编程的工作?估计她的甜言蜜语把雇主灌醉了、砍晕了,哈哈。。。玩笑话。
总结提示:遭遇挫折不要泄气,想办法走出逆境,凡是接收简历的公司,别忘了索要雇主名片,为的是发一封致谢邮件。这是最起码的礼貌,说不定柳暗花明得到惊喜。许多中国留学生忽略这个礼貌又关键的一环,很重要哦!
女儿的大学每年有2次招聘会,春季和秋季,邻校CMU大学每年也有两次。女儿赴美当年(2008年)就参与了CMU大学举办的秋季招聘会,那时候,她刚到此地两个多月,参加招聘会的目的是长见识和积累经验。
总结提示:经验是通过一次次实践的积累,有备而战是成功的基础,不能拖延到毕业了才去实践;抓住学校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和少数公司来学校单独举办招聘面试的机会,当面表现比在网上海投简历更加直接、有效。
七、女儿从2009年10月底得到工作offer到来年2月初正式上班,在这段时间里,她要完成学业,还要抓紧时间到CMU大学蹭课,补习计算机软件知识,毕竟得到的工作不是她的专长。此时,女儿了解到CMU大学举办招聘会,其中有给女儿offer的那家公司参加。女儿心中窃喜,如果老板来的话,这是接触老板的多好的机会啊!果真,女儿的出现令老板惊喜,女儿自愿留下帮忙,她想从中了解和揣摩美国老板的用人标准,为今后换工作积累经验。
这次女儿站的角度不同,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应聘者。她很快发现:严肃、拘谨、少言、书生气较足、难得微笑是许多中国学生的毛病。老板知道中国学生很勤奋,他渴望得到优秀人才。许多中国学生面无表情被动式地回答问题,递上简历后走人。之前,女儿作为应聘者随着人流走,并不体会中国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原来是这个样子。高材生啊,满肚子的学问为啥不表现出来?关键时刻不说话,难道将学问烂在肚子里吗?相比之下,美国学生和印度籍学生活跃得多,他们面带微笑地跟招聘人打招呼,很轻松地推荐自己,特长一目了然。
按照老板的指示,女儿在每位应聘人的简历上画上符号,认可的画勾,不认可的画X;一位很帅气的美国小伙,几句话把老板逗得哈哈大笑,聊了好一阵,老板笑声不断。待那人走后,老板提示女儿在他的简历上画上X。女儿很纳闷:令老板开心的人也画X?她实在憋不住了问老板:“为啥?”老板回答:“我需要的是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你看他能坐得住吗?”
总结提示:面目表情、微笑及善于沟通非常重要,中国留学生智商都不低,缺乏的是情商,要明白:招聘会上的情商高于智商,情商高、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容易找到工作。但是,过度表现也不妥。一般来说:中国留学生不会过分表现自己,缺乏的是自信和如何推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