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云朵朵连续介绍了几篇留学美国学习、工作身份问题的博文,和其它博友一样,我们受益匪浅。由于我们和女儿都忽视了身份问题,导致女儿今年五月一份到手的offer失去了,很无奈的放弃了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女儿与康明斯公司擦肩而过。
我们也将这个身份问题的实例告诉大家,希望对家长和孩子们有点帮助。
女儿写给学弟学妹们的这篇文章,是在秋生夫妇离开美国后完成的,基本上说清了整个过程。
与康明斯的相遇和错过
2011年3月,第一次成功通过学校的就业中心拿到了与公司面对面的面试。学期初在网站上海投的简历,在三个月以后意外的中了标。面试的是康明斯的金融系统职位。之前听说过康明斯好几次,可是最初因为看它是做发动机的,所以一直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只好在面试前到处搜集资料。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学到的第一点宝贵经验:分享你的信息。也许你会认为别人会以为你是在炫耀。但是事实上,分享你的信息是给了别人帮助你的机会。一位学姐听说了我准备面试康明斯的消息以后,告诉我她之前也面试过康明斯并且收到了offer,并且主动分享她面试的经历和她对康明斯的了解。除此之外,其他没有面试过的朋友,有时候也会给我一些零零星星的信息。另外一个渠道就是网络,从Glassdoor,到Wetfeet,还有公司的网站都是信息的主要来源。让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们大概会问什么问题,有几个人面试,面试的类型是怎样的。
面试当天果然和面经上讲的一样是两个人面试,其中一个人出来迎接我进面试的房间。其实面试当天我觉得表现不是很好,一件事情重复的用在几个问题上,有时候似乎还答非所问。唯一觉得还可以的是开头和结尾。因为招聘官中有一个是Ascend
Professional
Chapter的,而且之前在西雅图工作过,所以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结尾问问题的时候,我问他们Nashville新建的客户服务中心有没有想要增设网络平台,还提到了他们Facebook的整合问题,表示了对公司技术方面的兴趣。事后觉得如果再问一下他们个人对公司的想法,也许会更好一些,因为一个拉近了距离,第二个也可以展示自己不是一个只关注技术不知道和人交流的人。整场面试下来,觉得两个面试官都是很好的人,他们讲话的语气神情和他们彼此之间的眼神交流,可以让我感觉到这个公司的亲和力。
真正让我感受到康明斯是我想要的选择,是在安永的纽约面试之后。对比两个公司的风格,安永作为咨询公司,为众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做IT咨询很多时候都是在客户的公司工作,而在康明斯的金融系统只为了支持康明斯;安永没有实物产品,他们最大的资产和资源是他们的员工,所以压力相对要大,而康明斯有实物产品,所有的服务都是为了支持它的实物产品发展;安永在纽约拥有一栋几十层的办公楼,金融服务部的大老板说,公司里有很多人她都不认识(这点我也可以从员工的交流中感受到),而康明斯虽然也是国际大公司,但是在金融系统这块的人数是有限的,让人更容易有凝聚力和互相支持的感觉。我并没有说康明斯是比安永好,或者是安永不好,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行业。但是我想说的是,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去尝试,尝试不同的公司和行业,有的时候通过对比感受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两个星期过去了,听一起面试的康明斯的朋友说,预定的三份offer都发完了,并且大家都接受了,虽然我还没有正式收到拒信。因为对这家公司充满了喜爱,听了招聘官描述的暑期项目也很有兴趣,我决定给他们发邮件再次表示我的兴趣,并且表示愿意不要工资,只希望可以参与这些项目。也许是这封信感动了他们,招聘官第二天打电话来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几天后,我收到了康明斯的offer。
收到offer以后其实很迷茫,只知道需要CPT或者OPT才可以正式开始实习。但是对于怎么申请,需要多长时间,准备什么资料一无所知。于是四处问老师同学,在网上寻找信息。CPT和OPT的区别在于,CPT是在毕业前用的,OPT是毕业后用的。我之前一直以为OPT是要找到工作以后才能申请,其实没有找到工作也可以申请。因为从申请OPT到得到政府的批准一般需要2-3各月,所以最好在毕业前做好准备。
因为对这方面缺乏了解,导致了我和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擦肩而过。CPT首先需要提交学院,经过学院通过,然后提交留学生中心。商学院的指导老师看我完成了本科的所有专业课,说我“already
complete my
degree”死活不通过我的CPT申请,我只能申请OPT。事后我问了一些朋友,有的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是他们没有马上申请毕业,而是增加了一个专业。由于我确定9月份要开始念研究生,让老师感觉到我并没有可能修第二个本科专业,所以本科阶段的CPT机会就没有了。而申请OPT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这样就赶不上实习时间,让我不得不放弃了这次实习。
在办理CPT的过程中其实有许多事情让我感到难过失落。但是我想起来李开复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中又这么一段话:
“‘开复,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样成功……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岗位呢?’我没有想到,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对成功的认识竟是如此片面和肤浅。他的想法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通病,那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同一个模式发展,在衡量个人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会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渐渐的,我发现,持上述观点的学生不在少数。许多同学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把成功与财富,地位和权力画上等号。”
看完这段话,我突然惊醒。我又何尝不是经常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忘记自己生活的真正目的呢。尝试,经历,学习,成长……这整个过程才是我应该享受和珍惜的。若是这样看来,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失败也可以是成功,我应心存感激。
下面是印第安纳大学关于CPT和OPT的要求和规定,给以后毕业找工作的同学做参考:
http://www.indiana.edu/~intlserv/students/f-1/employment/opt.php
http://www.indiana.edu/~intlserv/students/f-1/employment/cpt.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