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郎平系列1:我时常当成CHINA的一员

(2009-03-16 11:19:25)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
 
  
    2006年排球界最火的事情,就是郎平和陈忠和的和平大战系列。在此前陈忠和的文章中,我挖掘了郎平和陈忠和从陪打时代到教练时代的友谊。那是属于中国特有年月的情感,属于中国举国体制的牺牲精神等的激励下,他们完成了一个女排符号的书写,也接成了深厚的情意。
   两人的第一次比赛我没有挖掘,比起媒体疯狂的追逐,我觉得两个人隔网而立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梳理和沉淀。在澳门站大奖赛,我派特约记者去挖掘一些细节,结果还真的小有收获:很显然,虽然比起第一次的不自然,郎平已经熟悉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也仅仅是熟悉而已。她的工作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西方化,但潜意识里她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那是给了她巨大荣誉巨大体验的独特体验的母语体系。
    我很喜欢这种矛盾,体育的温情化,在她填写队名训练计划的一霎那,有了些许的停顿。是的,她是个美国队教练,但她属于中国的女人。
    后来我们的美国记者妮可将书拿给郎平的时候,她仔细端详了很久:这是最好的角度。私下和最好的朋友马寅聊天的时候,她指出了个别的细节错误。还笑了半天。
    也许,在以后,她会感受到这个杂志更多的不一样。
 
 
   美国改变了她,被称做珍妮的她不会要求队员带病加练。但在填写赛事表格时,她经常差点在“CHN”下边签上自己的名字。美国女排叫她“我们”,她叫中国女排“我们”。


  澳门综艺馆,8月23日,下午4点30,35摄氏度。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正与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在走廊抽烟。在安徽有一种烟,盒面打上了“专供陈忠和教练品吸”字样。§陈的一位老朋友此时正从下榻的文华东方饭店出发,前往综艺馆。她着红短袖衫、素长裤,一头黑色长发披在肩头,除了左手上一枚铂金戒指,别无饰物。在她深蓝色的外套上,印有“USA VOLLEYBALL”字样。§走过酒店的商场,她指着正在挑选中国工艺品的美国队自由人坎达斯·李说:“你父母是台湾人,但你居然连’你好’都不会说。长着张中国人的脸,竟然不会说中文。连汤姆(助教)都主动学习汉语呢,这次可得好好补补课。”

  到了综艺馆,她看到了陈忠和,准备打个招呼,想了想,又不忍打断两个男人的雅兴,直接步入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新闻发布会会场。见到她进来,在场人员纷纷起立打招呼。她是郎平,美国人叫她珍妮。

 

  她和陈忠和相识27年。郎平是女排队员时,陈忠和就是姑娘们最爱捉弄的陪打。而郎平1995年掌印中国女排时,想到的第一助手也是陈忠和。但2005年春开始,她成为了美国女排主帅,而他正率领着中国队再次冲击奥运。他们的对垒,被定名为“和平大战”。

  离新闻发布会开始还有30分钟,郎平犹如出色的外交官,拿着一杯可乐,穿行于美国队、组委会及中国队官员之间。最后,她在中国队助理教练张建章、包壮、随队翻译戴婉华与队员冯坤、杨昊中间坐定。而远处,打扮休
闲的美国女排队员们正看着她,她们知道这是珍妮的祖国,在这里,她有很多的朋友。

  郎平聊了30分钟,陈忠和也抽了30分钟。直到组委会通知进场,郎平和陈忠和一前一后,才有了搭话的机会。这是2005年11月大冠军杯赛后,两人第一次见面。“其实我们大概半年就能再见一次。此前在训练场上,我们就聊了很久。开始的话题?无非怎么样,最近还行吧之类,但很快,就聊得深入起来。二十多年的默契,沟通起来很容易。”陈忠和说。郎平如此开始话题:“陈翔长成大小伙了吧?浪浪都超过一米八。前段开始学排球。”陈翔是陈忠和的儿子,白浪是郎平的女儿。

  一旁的徐利插话:“浪浪现在跟你说心里话吗?我那儿子还是见我就跑,到青春期了,更难管了。”

  “孩子大了,你得跟他交朋友,让他愿意跟你谈心,要不然关系会越来越远。我现在特别注重跟孩子沟通,毕竟她长大了,有选择我做她知心朋友与否的自由了。”郎平答道。

  上了主席台。介绍台下就坐队员时,陈忠和严肃地挨个儿点队员名字,起立示意的队员也有些拘束。轮到郎平和美国队员时,郎平熟练地叫着队员呢称,被介绍队员也都在队友的笑声中开心地站起来,向大家示意。

  美国队这次出征的12名选手,有几名不巧感冒了,郎平只能悠着点。“我这个主教练就只管训练,不能说要谁谁就得来。只能用E-mail去问队员,你愿不愿意来?所以大家也都看到了,美国队的阵容总是在变。”
  “当年,高烧39度还照样训练,但在美国,这是破坏人权的。” 郎平感叹。

  除了梅特卡尔芙,郎平觉得美国女排其他主力都有减肥的必要。“我曾尝试提醒博格,如果她体重减轻一点,传球和拦网的时候兴许会轻盈一些。但她坚定地回绝了,理由是如果不吃东西的话她甚至会没有起跳的力气。”如果麾下是中国女排呢?郎平再次感叹,“我不仅要求大家加紧练习,还会像陈忠和那样,以指令性口吻逼着王一梅这种超重分子减肥。”

  24日下午,美国女排获得了赛前唯一一次适应场地机会。90分钟下来,郎平没有一刻停过。凡事亲力亲为的她,参与了训练的每个环节,看到队员们场上失误频频,郎平几次忍不住亲自上阵。难怪她到了晚上常常请随队治疗师希尔为她放松脖子、肩膀和膝盖。

  美国女排是在大奖赛开赛前三星期才重新集结,此前,刚刚度完蜜月的副攻斯科特已三个月没有碰过排球,二传博格也有两个月没练,二传阿莫也是膝关节做了手术。“冯坤的膝关节也有伤,还能坚持打,但阿莫个子很矮,传球时必须大量跑动和弹跳,膝关节更吃力。医生说她不能参加比赛,那就真不能来。在美国,不听医嘱可是很严重的事情。没办法,只能用新人顶。”

  “我身为中国人的严肃那一面已被她们磨平了,” 郎平笑着说,“一开始我不适应主教练这个新角色。跟她们认真,她们反而劝我轻松点,因为打排球是快乐的事情。后来我明白了,她们不像我,排球不是她们人生的全部,甚至不是大部分。她们选择这项运动,不论能力如何,我都应该用微笑带给她们和动力。”

  “我现在是快乐工作,陈导可不同,面对全国人民的期待,他很累。”即使在赛场上要尽全力战胜陈忠和,郎平也始终没有把老朋友看成对手。

  但澳门站四支队伍中(中国、美国、巴西、多米尼加),和平大战无疑最受关注。

  “‘和平大战’2005年炒了很久,这只是很正常的一场比赛。现在郎导带着美国,我带中国,我们都想赢。”陈忠和这样说。“我同意陈导的看法,不管是中国打美国,还是美国打中国,都没有什么特别的。”郎平还指出,美国队这一站的对手不仅有中国女排,还包括巴西和多米尼加。

  郎平说,她和陈忠和的默契使他们的交流不需要很多语言,身份的变化必然带动彼此关系的改变,但他们无需约定,都把一年里做对手的时间界定在每场比赛短短的几十分钟。

  24日的比赛,第一局便充满了火药味,双方战成25平时,中国女排凭借主攻王一梅在4号位一个轻吊再夺1分。就在人们以为中国队胜利在望时,郎平向土耳其籍主裁提出异议:王一梅从场外回到前排时并没有与替补的李娟并肩举起号码牌向裁判示意,进场属于违规,得分应判给美国女排。结果,主裁纠正比分,美国26比25领先,并最终拿下第一局。

  但最终,中国队还是以3比2取胜。赛后,在谈到与中国队是对手时,郎平表情舒缓:“与中国队比赛的感觉不一样,哎哟,更像朋友,我的心情很放松,也因为感情问题,反正没有太大压力。”郎平还衷心祝愿,中国女排能够在2006年世锦赛和2008奥运上夺冠。

  郎平说,自己经常会搞混角色。

  “不止一次有这样的事。比如这次组委会把训练时间安排表让我签字,就差点儿在‘CHN’一栏签上自己的名字,落笔那一刹那想起来了,那一行是陈导的,结果后来还是错了。我把中国队的训练时间记成了美国队的,刚才翻译来跟我商量明天出发时间,我才意识到我又把自己当成中国队教练了。”郎平说。

  27日,澳门站冠军之战,中国VS巴西,最终,中国队以0比3告负。整场比赛,郎平都和前队友陈亚琼坐在主席台上,表情凝重。发表意见时,郎平习惯将中国队称为“我们”。

  “各支强队中,我们中国最突出的特点是‘快’和‘变’。想要压倒对手,我们必须要坚持自己的特点,并且确保能发挥出来。王一梅和徐云丽两个那么年轻的运动员,陈导把她们培养出来,是一定要交学费的。”

 

  郎平执教美国女排一年多,已在队内队外建立起一种“郎式”威信。每当郎平用中文回答中国记者的提问时,队长博格总是一副好奇的表情。“她就像我们的一位好朋友,从没有教练像她那样与队员如此亲近,有珍妮的加入,美国女排就像一个大家庭。”

  技术官员黛安娜在上世纪80年代与郎平曾经隔网而立。目前美国队中,除了郎平,只有她和教练李勇与美国排协签了合同。“我们认识快30年了。运动员时,珍妮就很神奇,并让我吃尽苦头。这次,她提出让我担任助手时,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多好的学习机会。”

  对于这一年多与郎平的合作,黛安娜竖起大拇指:“Excellent(非常好)!”郎平也表示,虽然自己与美国女排在初期存在不少思想和文化上的差异,但在经过一年多的融合,她发现时间不仅改变了她,也改变了队员。

  还有一位同行加入到“郎粉”军团,他是巴西女排主教练吉马良斯。虽然英文一般,但吉马良斯总是找机会向偶像讨教几招。“20年前我就开始留意珍妮。后来赴巴西执教后,我知道郎平去过意大利,还担任过中国女排主教
练。但直到她2005年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我们的交往才频繁起来。她是那种有着非凡魅力的女人。”

  有着非凡能力的郎平率领的美国队,最终连续第二年无缘9月份的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也被排除在四强之外。郎平给自己放了一星期的假,在加州陪女儿白浪。陈忠和也稍作休息。而接下来两个月,“和”“平”将分别在北京和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训练基地重装上阵,挥剑直指10月底的日本世界锦标赛。

  “另一个目标在等着我们。只有刻苦训练,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在日本,我们和巴西、荷兰、波多黎各分在一组。如果出线,下个对手将是中国或阿塞拜疆。”郎平以平和的心态,谈论着有望在日本举行的中美对决。

  而更长远的,则是北京奥运会。

  “人们都在好奇,如果中美两队在北京奥运决赛中相遇,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其实,大家是对拥有汤姆的那支美国国家队印象太深刻了,可那是参加了两届奥运会的队伍。雅典奥运会后,那支美国女排就不复存在了。几年内,美国队绝不可能成为中国队的障碍。”46岁的郎平说,相对于比赛,她更担心的是北京奥运开幕式门票。能让郎平厚着脸皮提前700多天便四处托北京朋友帮忙的,只有她的宝贝女儿白浪。这个在美国长大的小姑娘早在五年前便与郎平约好,在自己16岁的时候到北京观看奥运开幕式。

  北京,是郎平最早打排球的地方。2008年,她将以美国队主教练的身份回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