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填补孩子们的“假期真空”?

(2012-01-05 07:34: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还有10天不到,武汉市的中小学生就可享受寒假和最令他们兴奋的春节了。但是一些家长却发起了愁:由于假期短,春节前,部分兴趣班、培优班停课或是年前短时间排课。“孩子放假了,家长却还上班,又没有兴趣班可以去,这段‘寒假真空期’可怎么办?”一位家长的一席话道出很多家长的“假期纠结”。(14日《楚天金报》)

每逢寒假、暑假还未来临,家长就忙开了,大都是为了替自己的孩子报名兴趣班。如今,因为时间太短,兴趣班停课,这可让家长们愁坏了,这个假期,孩子们可咋过啊?

的确,学校放假,家长上班,这些孩子们的监管可真的就成了“真空”状态。难怪乎,不少家长如此迷恋假期的兴趣班,原来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学到东西,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填补孩子们的“假期真空”,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也让教育倍感尴尬。

事实上,假期本就不应该出现孩子们的“假期真空”,之所以现在成了一个问题,主要还在于假期兴趣班太泛滥,突然停课让人不适应了。但最关键的还是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缺乏有序的安排。

没放假之前,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家长也要上班,或者出门做生意等等。如今,学生放假了,家长的工作仍然没有停,而孩子却已经由学校回到了家中,这些回家的孩子该何去何从,显然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将孩子寄在老人家,或者引导参加社会活动,其实都是不错的做法。

此外,作为学校来说,也不能有“学生放假了,学生回家了,学生的一切都与学校无关”的消极思想。放假了,学校还应该联合家庭和社会,一起担负让孩子们度过丰富的假期生活的责任。

作为社会来说,要加大对孩子们学习场所、公共设施等的建设力度,让假期的孩子们有个理想的去处。或者引导孩子们合理规划暑假生活,提供一些社会义务活动,比如义务参加交通劝导,比如街头文明劝导,或者环保等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让家长带着孩子上班,或者将其锁在家里面,再或者是让孩子参加兴趣班,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一种教育悲哀,教育之痛。事实上,家长、学校和社会要联合起来,认真填补孩子们的“假期真空”,让孩子们过上一个丰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