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洗发水是如何“混”进超市的?
(2011-12-19 17:39: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市民张女士于10月19日和11月2日,在城区一大型超市日用化妆品专柜,两次总共购买了促销的飘柔洗发水共300余瓶。结果发现这些洗发水全部没有生产日期,经市工商局送检后得知,张女士所买的飘柔洗发水为“仿品”,即是山寨产品。(12月16日《浏阳日报》)
一个大型超市,居然也卖山寨产品,着实令人想不开。事实上,市民选择去大型超市购物,看中的就是其信誉和名气,可事实却出乎意料之外,原来这里面也有假货。从新闻中就知道该超市于10月19日就开始促销这种山寨的飘柔洗发水,究竟卖出了多少瓶,这些卖出去的商品该如何善后?工商管理部门又该如何处罚这家超市?这些问题不妨留给相关职能部门,笔者更关心的是,这些山寨洗发水究竟是如何“混”进超市的?
时下,超市中的问题商品还真不少,这与其进货把关不严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大都是从正规渠道进货,但是,只要商家给钱,一般商品都会上架。这些商品是否假冒、是否有质量问题往往都是关注过少。而一旦查出有问题,超市也基本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是将商品下架、退货。哪怕真的要处罚,顶多也就几千,或者几万。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超市进货的把关意识自然也就时有时无,随意了事。
另一方面,也与一些负责进货的工作人员贪图利益有关。从正规渠道进货,价格偏高,而打打擦边球,从一些非正规渠道进货成本要少不少,其利润自然也就可观。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进了一些劣质产品,甚至山寨产品也就不足为怪。
其实,要想让一些山寨产品难以“混”进超市,超市进货把关意识不能缺,不能靠超市的自觉,而需要制度和惩罚措施的跟进。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之外,还得提高处罚标准,只有违法成本提高了,才能够有效威慑商家和超市的不合理行为,才能将问题商品有效地堵在超市门外。
一个大型超市,居然也卖山寨产品,着实令人想不开。事实上,市民选择去大型超市购物,看中的就是其信誉和名气,可事实却出乎意料之外,原来这里面也有假货。从新闻中就知道该超市于10月19日就开始促销这种山寨的飘柔洗发水,究竟卖出了多少瓶,这些卖出去的商品该如何善后?工商管理部门又该如何处罚这家超市?这些问题不妨留给相关职能部门,笔者更关心的是,这些山寨洗发水究竟是如何“混”进超市的?
时下,超市中的问题商品还真不少,这与其进货把关不严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大都是从正规渠道进货,但是,只要商家给钱,一般商品都会上架。这些商品是否假冒、是否有质量问题往往都是关注过少。而一旦查出有问题,超市也基本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是将商品下架、退货。哪怕真的要处罚,顶多也就几千,或者几万。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超市进货的把关意识自然也就时有时无,随意了事。
另一方面,也与一些负责进货的工作人员贪图利益有关。从正规渠道进货,价格偏高,而打打擦边球,从一些非正规渠道进货成本要少不少,其利润自然也就可观。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进了一些劣质产品,甚至山寨产品也就不足为怪。
其实,要想让一些山寨产品难以“混”进超市,超市进货把关意识不能缺,不能靠超市的自觉,而需要制度和惩罚措施的跟进。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之外,还得提高处罚标准,只有违法成本提高了,才能够有效威慑商家和超市的不合理行为,才能将问题商品有效地堵在超市门外。
后一篇:防盗摄像头请别“照亮”我的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