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平奖”咋总“傍”着孔子?

(2011-10-09 07:13: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106,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通过文化部官网发声明称,经该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立即停止“孔子世界和平奖”的一切活动。基金会副秘书长称,叫停是文化部的意思。(107日《新京报》)

从民间的“孔子和平奖”,到官方的“孔子世界和平奖”,无一都不“傍”上了孔子,其结果也都几乎一致,都被招致叫停的命运。如此反复折腾,恐怕也能够将几千年前的孔子气死。

事实上,这些“傍”上了孔子的“和平奖”都是师出无名,要么是民间自主发起,要么就是没有经过审批。热爱和平,向往和平,是世界人民一致的心愿,也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只要不违反规定,只要是冲着褒扬和平,反对战争的目的,评选“和平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非得要“傍”上孔子呢?又为什么不按照规则程序来呢?

其实,时下各类评选活动一大堆,其中就有大部分违规操作的活动。有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9年期间,由中央纪委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参与,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出现诸如“共和国脊梁奖”、“孔子和平奖”、“孔子世界和平奖”等等评奖乱象也是必然之举。

此外,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时髦”的现象,无论是凡搞活旅游,还是要举办活动,非得要“挖”出一个名人方能罢手。时下,各地的名人故居之争日趋白热化,以名人,甚至以西门庆等“恶人”开发旅游资源也是越来越普遍。如此也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能够“傍”上一个名人,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此一来,一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和平奖”想“傍”上孔子,并借助他的名气,也实属正常。

一个评奖活动,随便挂靠个乱七八糟的单位,再邀几个所谓的教授专家,再“傍”上个名人,以此来糊弄世人。“共和国脊梁”让不少德高望重的名人“落水”,并惹来“一身骚”,“和平奖”甚至将几千年前的孔子都“拉”来了,也没个好结果。

其实,作为一儒家思想创始者孔子,作为十大思想家之首,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其思想也在国外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流传。但如今,孔子却被“和平奖”缠身,而且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似乎都想将孔子与“和平奖”产生更大的效应,让主办方赚得满盆金钵。

    笔者认为,评奖活动作为一种表扬先进,鼓励后进的手段,适当举办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却不可淹没在市场经济中,更不可异化成为一些机构和单位获取利润的“工具”。作为监管部门来说,首先要自正其身,然后要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确保那些异化出来的评奖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否则,恐怕就不仅仅是孔子要纠结了,更多已经安眠在地底下的名人都要齐涌出来抗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