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小学生“献爱心”要有度

(2011-09-08 08:57: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孙先生在给念完小学的女儿算账时发现,去年一年女儿光花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捐款上的钱,就有四五千元。对此,孙先生女儿说:“钱都是妈妈奶奶给的,后来老师说我是班级里捐得最多的人,给班级争光了,就表扬了我,之后每次捐款,我就想继续捐那么多吧。”(9月7日《钱江晚报》)

  其实,适当引导小学生献爱心,对于培养他们的爱心,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切不可为了增加捐款数额,采取贴光荣榜、大肆表扬等非常规手段,甚至以误导的方式,让学生为了获得表扬,为了得到周围学生和老师的称赞,一再增加自己的捐款数额。孙先生的女儿之所以能够一年捐四五千元,其实就是老师引导“有功”。

  小学生又不赚钱,都是向父母伸手要钱的主,也就是说,这些捐款其实就是学生父母所捐。一些家庭,本就生活不容易,还得附加这么多捐款,不合适。

  时下,一些所谓的“献爱心”已走了样,诸如“被自愿”“强捐”等等。甚至已经蔓延至校园,让校园中献爱心的举动充满了异样,充满了太多了“色彩”。比如将捐款数额纳入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又比如将一个班的捐款数额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等等。

  校园中的学生都是花季年龄,易有攀比心理,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的心态都很强,一旦引导不慎,很容易让这些学生步入误区,诸如孙先生女儿为获表扬而一年捐款四五千元的事例也自然会不断发生。而这,并不能培养真正的爱心善心,反而可能是攀比心、虚荣心。

  其实,引导学生献爱心没有错,但要正确引导,一方面,不宜大搞,甚至对捐款数额和排名进行大肆宣扬;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平时省下的零花钱捐出来,而不是伸手向家长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校园献爱心走了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