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男幼师能输“阳刚气”吗?
(2011-09-09 09:48: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小朋友们知道螃蟹是怎么走路的吗?今天我们两只小螃蟹来运一个大皮球,看哪对小螃蟹走得最好,不让球掉下来。”7日上午,南京建邺实验幼儿园大(1)班的小朋友们正在操场上体育课,这节课的主题是《小螃蟹运大球》。上这堂课的是刚从隔壁小学“借”来的新男教师马林臣。据了解,从新学期起,南京建邺区教育局已向小学征调了13名男教师“借”给幼儿园,以解男幼教紧缺的燃眉之急。(9月8日《扬子晚报》)
时下,几乎所有的幼儿教育机构中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幼师,因为其面对的都是3—6岁的孩子,正是性格、爱好等成型的重要阶段,倘若一直由女性来培养,很容易被“女性化”,甚至说话娘娘腔,成为当世“贾宝玉”,缺少男性那种勇敢、果断等阳刚之气。显然,在幼教中充实男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实,一直以来,男幼师的缺乏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不少国家都在努力鼓励幼儿教育多增加男性的比例,避免幼师成为女性的独角戏。但是,男幼师的缺乏仍然是个问题,特别在中国,男幼师的比例较之国外,差距更为明显。有数据显示,日本男幼师比例约为7%,美国男幼师约占10%,而在中国男幼师尚不足万分之七。
这些年来,尽管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针对男幼师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男幼师难以被认可,难以在女性人群中适应等等原因,大部分都被迫转行。有个最典型的例子,1992年,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首次有规模地招入40名男幼师。3年后,这批学生被各幼儿园争相录用。然而,10后,这批男幼师中跳槽者达35人以上,坚守岗位者寥寥无几。再比如,江苏省2010年免费幼儿师范男生招生面试在省内三所幼师同时展开,随后媒体和舆论充斥了“男阿姨”的声音,甚至有人以“‘男阿姨’爱的不是孩子,是一个稳定的饭碗”对男幼师予以讽刺。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如今我们不少地方的幼儿机构向小学“借”男教师,显然就是一种无奈之举,更是一种应时之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