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戒书》恰是一本《十劝君》

(2011-04-11 19:43: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本月6日,秭归县召开“四大家”联席会议时,与会干部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该县县委书记罗平烺撰写的《爱民十戒书》,以“参阅件”的形式下发到广大干部手中。目前,罗平烺的《爱民十戒书》,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引起多方关注。(410日《楚天金报》)

“十戒书记”通过发放小册子的形式,将自己总结出来爱民思想发放给广大干部,劝诫大家要爱民。有人归结为一种作秀,也有人认为是多此一举。不可否认,无论是各种法规对干部的要求,还是各种文件精神,无不将爱民放在了首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扰民、无视民众的举动恰恰成了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众所周知,时下是一个文件盛行的时代,无论是工作安排,还是精神传达,都是通过文件来传递的。在这种文海浩烟的今天,要想真正领会其文件精神,还真不是一件易事。君不见这里执行文件精神出现了偏差,那里又出现了丑闻。爱民的要求也同样如此,尽管通过文件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爱民的思想仍然未深入“干”心。这其实可以从县委书记《十戒书》发放后广大干部受益匪浅的反应得到体现。

其实,针对爱民要求的规定,一直都是比较直板,尽管概括性强,但缺乏实用性。干部也仅仅止于领会皮毛,缺乏真正的内涵。县委书记的“十戒书”采用琅琅上口的形式,将爱民精神尽数囊括,让广大干部读后深思,并有所行动。无论干部的文化层次高或者低,也无论干部的领悟能力有多大的区别,这种通俗易懂的十戒书都是很容易读懂的。

曾记否,我们民间流行的《十劝君》,让广大文化程度低,甚至从没上过学的群众有所思、有所悟,并且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如今,县委书记的《十戒书》恰是我们昔日的《十劝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十戒书记”是具有标本意义的,他所编写的《十戒书》也是值得提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