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4000万”:只关励志无关拜金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4月6日《天府早报》)
“40岁4000万”,董藩教授的一句话,立即引发众怒,大都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财富论,是一种拜金主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其实,“40岁4000万”仅仅是一句励志语,是董藩教授对学生的一种期望。学生会否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是不是会成功,这都是一个未知数。这就好比老师跟学生说“你以后得成为××家”一样,并没有过多的题外之意。将其上纲上线,并笼统地认为是在拜金显然不妥。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显然并不是倡导此种观念,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合理合法致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此外,一个人的价值就是要创造社会财富,而自身财富的获得显然也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一个人要想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其自身财富本就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如果没有这个根本,谈创造社会财富其实无异于天方夜谭。对于高学历者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自己富有了,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的话语其实就是在培养其学生的财富意识。国外小学生在财富这方面已经就有很高的认识,而在我国,特别是在校园,缺乏财富意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此,笔者认为,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只关励志无关拜金,公众大可不必上纲上线。http://epage.zhnews.net/zhtqb/2011-04-07/02/tianjm110422_b.jpg
“40岁4000万”,董藩教授的一句话,立即引发众怒,大都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财富论,是一种拜金主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其实,“40岁4000万”仅仅是一句励志语,是董藩教授对学生的一种期望。学生会否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是不是会成功,这都是一个未知数。这就好比老师跟学生说“你以后得成为××家”一样,并没有过多的题外之意。将其上纲上线,并笼统地认为是在拜金显然不妥。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显然并不是倡导此种观念,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合理合法致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此外,一个人的价值就是要创造社会财富,而自身财富的获得显然也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一个人要想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其自身财富本就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如果没有这个根本,谈创造社会财富其实无异于天方夜谭。对于高学历者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自己富有了,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的话语其实就是在培养其学生的财富意识。国外小学生在财富这方面已经就有很高的认识,而在我国,特别是在校园,缺乏财富意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此,笔者认为,董藩教授的“40岁4000万”只关励志无关拜金,公众大可不必上纲上线。http://epage.zhnews.net/zhtqb/2011-04-07/02/tianjm110422_b.jpg
前一篇:森林防火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燃”?
后一篇:对商家拒开发票说“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