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扫墓:此风不可长
(2011-04-06 12:09: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最近一种代理扫墓的业务开始走红,从业者称月入数万元。职业扫墓人简宏伟称基本业务包括清理墓地、摆放祭品、烧香等,还可以根据顾客要求量身定做服务。“念悼词50元;磕头一个50元,3个起磕;放声大哭100元;喊声爸妈100元。”(4月5日《重庆晚报》)
时下,代理风已然是一阵风,飘进了各个角落。有代驾、也有代人陪父母等等。这不,如今连扫墓都可以代理了,并非常盛行。尽管有不少人声称时代在变化,代理扫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甚至有人认为此举值得倡导和赞扬。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众所周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别称为“寒食”,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清明扫墓其实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假手他人其实是对祖先的一种不尊重,显然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赞同代理扫墓的观点认为,因为时间太忙,没空亲自去扫墓,只能选择代理服务。不可否认,因为诸多原因,不少人离开家乡,在他乡工作和生活,繁重的生活压力和忙碌的工作让他们鲜有时间回乡看看。但清明每年就一回,而且时下已经是法定节日,国家放假给这些想回家扫墓的人以方便。如果还假以没时间、工作太忙等理由,而选择代理扫墓,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其实,清明缅怀祖先并不在乎太多的形式,每年去祭拜一次可以,实在不行的三五年去一次也可行,心诚则灵,只要有心就行。代理扫墓尽管看似有心,但恰恰说明了某些人的随意。将扫墓看成一件可以用来交易的事,出钱就可以求个心安理得。正如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春生所说:“拜祭的对象是自己的祖宗,找陌生人代拜是对先人的不尊重,尽管时代改变了很多东西,但有的东西不能改变,宁愿几年去诚心地拜祭一次,也不要请他人代为拜祭。”试想,在这种风气盛行的前提下,哪天出现代理殡葬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笔者认为,代理扫墓的风气不可长,这不仅仅于孝道无益,而且是一种不良风气,需要有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