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日报】“给力”:创新还是娱乐

(2010-11-17 23:23: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力挺

  网络热词拉近距离

  把颇具草根色彩的网络热词用作重要版面稿件的标题,彰显了传统媒体亲民化的“变脸”创新。 “给力”入题,不仅顺应了领导干部多上网了解网络舆情的执政要求,也是党报践行不断改进文风的具体体现,无疑会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达到“迸发活力”、“激发引力”和“释放能力”的效果。

  “给力”标题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公众对此的肯定和殷殷期待。 (湖南 张玉胜)

  文风创新耳目一新

  权威主流媒体运用“给力”等网络词汇,较之于以前平稳严肃有余、生动活泼不足,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从“给力”出现在权威主流媒体的标题上,可以看到网络多方位地渗透到社会之中,灵动、鲜活的网络词语为传统语言带来了强劲活力。另一方面,人们也从中看到了党报对鲜活文风的倡导和从自身做起的自觉。同样,此事引来公众赞扬,也体现了人们对大话、空话、套话的厌恶,反映了人们对多点群众语言,少点官腔官调的渴望。(江苏 奚旭初)

  拍砖

  语言使用规范些好

  对于网络热词“给力”作新闻标题,大多数人认为很“给力”,笔者却不以为然。

  且不说有的媒体对“给力”用法有误,就算“给力”用法没有错误,也要慎重。其一,一个“潮”的标题并不能代表亲近网民,或者是重视网络舆论;其二,如果这种做法引发其它媒体效仿,或多或少会造成一种娱乐化的倾向;其三,学生也在作文中普遍使用网络词语,是否符合语言使用规范?这些都值得人们思考。 (湖南 陶功财)

  可以活用不能滥用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是约定俗成的,首先要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懂。网络语言,确实不乏精彩之处,也有借鉴之处,但很多网络语言带有大量的生造词,乱简化的词、词组,如果赶时髦,不假思索,搬来就用,最终也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媒体不仅是新闻的发布者,也是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导向者,如果不尊重汉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势必造成汉语言文字的混乱,有损语言文字的纯洁。(红网 傅尹)

 

链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files/ahrb/20101117/index.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