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晨报】教师节送礼是“囚徒困境”吗

(2010-09-14 10:00: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贾志勇(公务员):暑假前夕,确曾有学校借口教学生感恩,收取各种费用,引得社会痛批。郑州市第26中学的做法值得肯定,这毕竟胜过收费教学生感恩。如果连这都不能容忍,我们还能容忍什么?我们只有把教师推上祭台,让他们做蜡烛直到成灰、做老黄牛直到累倒田头,然后将那些廉价的“神圣”、“崇高”之类的标签使劲贴了。这样做,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了良心。

    陶功财(媒体人):从一般人际关系上看,“礼”是情感之物,在一定时机赠送或接受礼物,也属正常情感交流的方式,师生之间也不例外。当然,要是这“礼”突破一定数额,或有特殊用意,变成一种不正常的谋利手段,就需要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我力挺学校发“感恩经费”,这不但是尊师重教传统的有力回归,也是提倡送小礼物、拒绝贵重礼物的开端。

    乔志峰(市民):此举暂时“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却增加了学校负担。并且,此举有没有变相给老师发福利的嫌疑呢?尽管一位学生10元钱的“感恩经费”看似不值一提,但一个班学生加起来总数也不会太小。而且,学校发“感恩经费”真能“减轻学生负担”吗?未必。羊毛出在羊身上,学校的“公款”最终会不会由学生来买单?

    感恩未必要送礼

    张永琪(媒体人):校方的“感恩经费”就像个陷阱,学生节支透支使用都是错,十足折腾人,还难免引来一些家长“搭车”攀比。学校既然知道如今“师生关系沾染了铜臭味,想回归传统”,那为何又要通过发”感恩经费“倡导学生给老师送礼?尊师重教未必用礼体现。学校的这个脑筋急转弯如果学生“转”不过来,“感恩经费”会让人进亦忧,退亦忧,无所适从。

    吴泉秀(教师):感恩之所以感人,在于这种感谢源自心底,油然而生,没听说过给你钱,让对方去买礼物来感谢自己的。这样的感恩不但廉价,且副作用大。教学中最忌“揿着牛头吃草”,但在感恩教育上,学校却是“揿着学生感恩”。我不知道学生会怎么想,教师拿着那些礼物会是什么滋味,反正我说不出口,也不会要。教师的魅力在于用自身才识与人格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如果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自然会心存感恩,通过发“感恩经费”来换取尊师重教无异于一厢情愿,适得其反。

    应该立个规矩

    程绍德(自由撰稿人):很显然,愈刮愈烈的送礼风已让本该纯洁的教师节变了味,甚至成了老师及很多家长的“负担”。既然如此,有关部门就该立个“规矩”,制订相应规章制度,规定什么东西可做教师节礼物,什么东西不可以;送多少是允许的,送多少不允许等。相信有了合理的制度规范,再加上严格的监督手段,变了味的“送礼风”并不难刹住。

 

链接: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0-09/14/content_404285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