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网论:提升抗灾能力更需转变发展方式
(2010-08-17 12:14: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网论:提升抗灾能力更需转变发展方式
【新民网论】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难,截至8月13日16时,已造成1156人遇难,588人失踪。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这一天,广袤的华夏大地又一次沉浸在无比悲痛中。全国各地群众都在向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遇难的同胞表达深切的哀悼之情。我们也都相信,有全国人民的关爱,有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废墟之上,新家园,会有的。
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灾区重建后的防治工程方面将会根据这次灾害做出相应的调整,其灾害防御能力将提高到几百年一遇的水平。
对于舟曲重建后的灾害防御能力将提高到几百年一遇的水平,这一点无需怀疑。然而中国并不是仅仅只有一个“舟曲”!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权威消息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共发现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这就意味着,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隐患,重点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份。有网友把和舟曲类似地形、地质条件的一些山区县城小镇的图片呈现出来,也是光秃秃的山岭下住了很多人,这些图片触目惊心,引人深思。
面对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地质灾害隐患,我们的心是沉重的。不仅是灾区群众有切肤之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其外
8月9日,部分参加“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的专家达成一个基本共识:生态破坏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科学时报》8月16日)人类无休止地掠夺土地、草场、森林、河谷,已经遭到大自然怒不可遏的反复报复。在很大程度上,舟曲就是因为乱砍滥伐、胡乱开采、过度开发,将环境压榨到了极限,导致了今日的悲剧。其实,不仅仅是舟曲,在全国各地,为了发展经济不惜破坏环境的做法比比皆是。
政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就此而言,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防止自然环境恶化等方面,政府义不容辞,理应承担起责任。发展经济的脚步不能停,但不能因此付出破坏环境的代价。政府对于公民生命权的保护、公共资源的维护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提高防灾能力,更需要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新民网评论员)
本文内容归新民网所有,未经新民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不得擅自转载使用。版权事务请联系copyright@xinmin.cn,电话:(8621)52921234-641127
链接:http://news.xinmin.cn/opinion/xmwl/2010/08/16/6327627.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