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不能成为生产垃圾的“垃圾场”

(2007-10-16 13:56:42)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时事评论

网骂、网络

分类: 时评
 
 网络不能成为生产垃圾的“垃圾场”
 
2007年10月10日  陶功财
 
“新进群者各人先骂十句不准重复,否则爬。恶意刷屏者爬,学别个的爬,输不起的爬……”这是近日重庆出现的一个号称“重庆本土诀人QQ群”的群公告。该群是网友“妖精死了”最近建立的,目的就是一个:骂人!这个专供人互相对骂的QQ群,很快就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据了解,该群每天陆续有人加入,目前网友近200人,有大学生、中学老师、广告公司文员,也有营业员、企业职工,甚至有个别中学生,年龄从15岁到30岁不等。一名年仅15岁的网友入群学习“本领”一个月,骂人张口就来,连呼过瘾。而在群里,如用了“请”、“谢谢”等文明用语,将被管理员踢出群。(10月10日《重庆晚报》)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新鲜的事物也是应接不暇,经常看到有网友在新闻后面骂不绝口,后又听说有专门的“发泄网站”,专门供网友们骂人,还听说网络游戏中的“职业骂家”在网上骂的忘乎所以,如今,连QQ群都用上了,真惊叹这些网骂的发展速度。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网骂者动不动就“傻×”、“混蛋”、“畜生”、甚至“我杀了你全家”、“把×××给阉了”、以及一些更不堪的骂人话,张口就来。
虚拟世界,荒唐现实!网络道德,荡然无存!这是一个十分可恶而可虑的事情。很多人都认为,现实生活中压力太大,网络是虚拟世界,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发泄发泄”有什么不可以,“放开一点”也无伤大雅,“混乱一些”也是在所难免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可以对网上“传黄贩黄”网开一面。这种错误的、糊涂的认识,不但成为他们网上对骂的借口,更是网骂蔓延成风、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在网上用实名发帖的人非常之少,骂人者大都是匿名的隐士,似乎无所谓负责任也无所谓讲原则,而只有网骂自由是真实的。所以网上盛行不骂白不骂——自己先痛快了再说!被骂者中也有大不以为然的——网上的事儿谁还当真?你骂吧,骂了也白骂,清者自清。然而正是在这声声叫骂中,我们的网络真的成了不断生产垃圾的垃圾场,一个数字时代的高科技产物竟成了有些没有教养的现代人粗鄙情怀的发泄地。
其实,这种泼夫泼妇式的网络对骂,脏话连篇,骂声不绝,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不但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容易扭曲自己的人格。试问,沉迷于网络中的对骂,在生活中难道不会受到影响吗?轻则对身边的人出口就骂,成为难相处之人,重则扭曲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不折不扣地“职业骂家”。
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及网上言论的随意性,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不可低估,在网上辱骂他人,对他人名誉带来的损害比日常生活中辱骂他人更加严重。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网上骂人实际上仍然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只不过侵权的方式和载体比较特殊而已。如果网上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侮辱罪而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建立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网络规范刻不容缓,对那些不自觉的网骂者受到制约和惩罚,培养网民之间宽容友爱的交往习惯,让网络世界变得美好而干净。同时还须在管理外下功夫,一方面,提倡个人和网络平台努力自律言语、自清场地,包括形成强有力的批评舆论;另一方面,使网上理性的声音扩大,使网上真正具有思想含量和学术品位的网站得到保护乃至扩展。网络不能成为生产垃圾的“垃圾场”,也不能为装废物的“厕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