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殓师》:忙着活或者忙着死

(2009-04-02 21:38:57)
标签:

电影

入殓师

泷田洋二郎

逝者

本木雅弘

娱乐

分类: 电影类

 

《入殓师》:忙着活或者忙着死

 

《入殓师》:忙着活或者忙着死 

 

■文/慕容天涯

 

    如果不是奥斯卡,显然我们不会对这部曾经在“金鸡百花”上绽放过异彩的日本电影如此感兴趣。观影之后,与其说这部影片在奥斯卡上是以黑马之势胜出,倒不如说其本身便是一部工整的以准经典模式示人的电影。

 

    而这部影片的胜利,理应归功于导演泷田洋二郎最擅长讲述的,以阴阳两界之间关联为切入点的主题。这个严肃的主题对于影片的整体起到了真正的灵魂般的作用。也即是说,一个好主题的不俗实施,要比之平庸主题的完美表达更令人记忆深刻。

 

    这故事虽看似简单,却由于主题的“敏感”而介于戏剧的虚构与现实的深刻之间。其在独特的“灰”之地带徘徊。让生的前路不明、爱恨情仇,与死的尊严美丽、感动连连相融合。也即是说,《入殓师》顺利跨越了两界,成为了独特诠释阴阳世界之间的特殊电影。

 

    故事虽是近乎对边缘职业的“猎奇”。但其走向却遵循了常见的“新手成大器”的发展规律。这样的好处是,影片不仅可以在“猎奇”中吸引观众不断的随之深入,而且可以在故事性浓厚的主人公成长经历中感同身受。去体会这个人物的塑造过程。当然,这一切费劲笔墨来铺陈的,比如开篇初次入殓时遇到的“男孩女身”的意外,便是明显的通过一种猎奇带来观影者的兴趣。而刚刚入行拍摄教学录像时的诙谐十足,就是通过主人公的自身遭遇,让观者在幽默中拉近与主角的距离。所谓猎奇仿佛是在由远及近的走近“入殓”这个行业。而对小林成长的关注,则是同样在走近这个人物。这两种手法的结合,把影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打造得恰到好处,也即是说,让影片既有看点,又饱含娱乐效果。

 

    当然,由于其主题的严肃性,如何拿捏娱乐的分寸去处理故事的主线便很值得探讨。影片里的生与死,由于入殓行为的产生而似乎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这个入殓的过程也就因此成为了联接两个世界的最好桥梁。通过影片可以发现:在这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程里,任何的祭奠都不如给予亡者以莫大的尊严和最后的美丽来得妥当。这部分的情节呈现出了复杂的层次。即每一个逝者都不是被接纳的业务个体。如无人照管的老太太一幕,让职业特点中的不佳一面被无限放大。因为迟到而愤怒家属通过入殓师的细致怆然涕下,让职业的尊严被找回。等到洗澡堂老太去世时,入殓成为了打破周围人误解和给妻子无声证明的过程。这样一来,大量给逝者整理衣冠、修饰容貌、一切妥当入殓的步骤便被升华了。其不只是职业的描述和猎奇的过程,而成为了注入情感的主角成长和心路历程。而故事本身,更变成了一次探讨生死尊严的论题。

 

    而影片演员阵容显然为其增色不少。也即是说,一对夫妻的扮演者本木雅弘和广末凉子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让影片星味十足。单就表演而论,极具“山寨谭咏麟”效果的本木雅弘表现得过于放,难于收。其实这在其参演的华语片《夜上海》时便已有所体现。不过好在他的搭档,曾经的偶像明星广末凉子的转型很明显。从少女到少妇的变身较为成功。浅笑间把一个女人的默许、不满、愤懑展示得淋漓尽致。当然,这两个人物的默契都是透过细节体现的。在回到家里激情四溢的段落里,你不仅可以体会到导演泷田洋二郎对于此类场面的轻车熟路。更可以感知丈夫眼中那份对于生者无尽的珍视之情。当然,片中人物的有血有肉得益于很多极富生活气息的场面。日本相对完善的电影工业给了一部室内戏较多的故事片较好的技术支持。摄影与美工都可称不俗。开篇一幕的雪地摄影、在小溪边家门口的景致、大量室内戏份里角度和用光颇为考究的设计,都让人观看影片的同时体会到了独有的精致。

 

    但是,值得探讨的是通过久石让的配乐出现的情感升华段落。不可否认,这个故事显然很像是一部经典,而其结构和节奏,以及主题的诠释都非常不俗。但是影片中那段蒙太奇剪辑不止,主题音乐磅礴渲染并切换于一组组生死现场出现时,也即使大提前堤坝弹奏段被呈现在观者眼前后。影片似乎成为了一个精心被设计的局。

 

    久石让的音乐在被北野武的暴力和宫崎骏的美感升华成经典后。近年来也遇到了一个“输出的瓶颈期”。诸多在日韩影片中的跨海相助显得毁誉参半。《欢迎来到东莫村》在爆米花散落时刻显得精巧华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一轮圆月下的反思虽清新却有些敷衍。相比之下,似乎只有《情癫大圣》华美变身时的那首“无尽的爱”,才接近了其颠峰时期的水准。不过凭心而论,这一次的配乐不仅在主题音乐,大提前的演奏段落较为出彩。大量对话间的衬乐也较为不俗。只不过,虽然旋律优美,但这个堤坝拉琴的行为却过于“演绎化”也即是我们俗称的假。这个片段的出现让优秀的主题音乐几乎喧宾夺主了。除去讨喜的印满唇印的老者一小段落,之前通过各场次入殓而造就的真实感几近消失。当然,值得肯定的是,至此提琴手而非入殓师小林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这与《立春》结尾让王彩铃在灯火通明的剧院里演唱实际是一致的。但如果把这个虚化放到结尾,似乎更像是传统的做法。在这里出现,接近于不真实的秀扰乱了影片的整体风格。

 

    于是,比起那夸张的秀琴,倒是一些小细节的指代意味很不错。一动不动的章鱼。逆流而上的鱼儿。所有的生命都在忙碌中随时可能阴阳两隔。至于结尾的石头伏笔,则是传统的日本经典影片所惯用之手法。这跟《情书》结尾藤井树翻开的那副素描一样,属于完结主题的句号。也算得上是精彩的催泪弹。这个伏笔的运用虽显刻意。却像是在告诉你“这是一部经典,你看这烙印”一样的鲜明显眼。

 

    至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褒奖。虽说意外但观之还是应验了最初的预言:历年来的所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只关心人。影片里有普通人的喜怒忧思,有平常人的遭遇窘迫,更有称之为生活的人生经历。这在近年来依靠视觉、特效、甚至怪异剧情打底去冲击奥斯卡的华语电影而言是一次及时的警醒。因为电影的较量在今时今日,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技术争斗了。梦工厂的机器人和维塔的金刚们早已难辨孰高孰低。而大场面史诗也都早已成了被说烂的词语。只有关乎人性的主题和诠释生活面目的影片,才是在这个时代最可能接近经典的群体。

 

    故事不论是否被接受,抑或有没有得到赞誉,都应有活生生的人。比如澡堂家的老太太,她和她的黄丝巾令人印象深刻。而佐佐木在绿树环抱的阁楼里,与小林吃河豚鱼探讨得失生死的畅快明显很夸张却不做作。包括圣诞夜集体吃炸鸡时连续出现的“弱肉强食”影像,都令人感到扑面而来生之气息的浓郁。性格各异,鲜活无比的人,是一部故事片的灵魂。

 

    最后,说说影片中提到的关于生与死的一切。村上春树的意识里,死不是生的对立面。电影内外的世界里,张国荣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被遗忘。这只是因为,在生与死的探讨过程中,东方世界没有明显的藩篱。也即是说,我们认识到了一种特殊的“灰”。它在逝者接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中被单独摘出,通过影像的方式被还原得以祭奠。每当谈及生死,我们无外乎回避或者漠然。但这样的话语在安迪越狱故事里却显得独立也很完美。如果恐惧着终将到来的一天,对于生的一切没有珍重和爱惜。那么一切终将被无处安放的恐惧铺满。世界绝不会停止,当时间又泯灭一切,制度化的绝望如刺青终将悄悄爬上你的身体。

 

    《入殓师》落幕,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更好的活着。

 

    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个人博客首页 慕容天涯的海葵 欢迎光临
 
近期文章:
 
《神枪手》:电影与冠希的二选一          我们还想看到什么? 
从克鲁斯到史密斯,给我一个不过气的理由  谁是史上最强的的电影票房达人?
《拳霸2》:不暴力,很天真               失去韵味却更像电影
《入殓师》:忙着活或者忙着死            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东邪西毒终极版》:时间的灰烧不完      重映,时光已过十五年
《停车》:台湾多米诺的惊艳              台湾电影新风气
《碧海蓝天》20年——回归原点            最难忘的一片大蓝
《七磅》:威尔·史密斯的成与败          世间最卖座男子的困局
 

春节档期系列

春节档系列之二:《澳洲乱世情》:准史诗分水岭        澳洲没有乱世佳人

春节档系列之一:《游龙戏凤》:港版诺丁山            人人都爱灰姑娘

  

贺岁档期系列:

贺岁片系列之九《疯狂的赛车》:喜剧片救世主      不仅仅是好喜剧,更是好电影!!!

贺岁片系列之八: 《赤壁》(下):无题的大片里程碑? 电影只是电影

贺岁片系列之七: 盘点:《叶问》的七个精彩瞬间     许多年之后,这便是经典

贺岁片系列之六: 《非诚勿扰》:冯氏喜剧的浪漫回归  人民需要冯小刚!!!

贺岁片系列之五:《叶问》:属于甄子丹的经典        当甄功夫遭遇咏春

贺岁片系列之四:《女人不坏》:无关女人的疯狂喜剧  三面娇娃的都市爱情秀

贺岁片系列之三《梅兰芳》:最好的陈凯歌?        这只是正常的陈凯歌

 
博客文章个人原创,约稿请联络
QQ:    314393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