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签污染项目与保持经济发展矛盾吗?

(2008-11-05 15:27:03)


    据媒体报告,为早日实现“蓝天目标”,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制订《重庆市招商工作规范》,对招商引资项目设立了能耗、污染、环保门槛,防止重污染企业进入重庆。据不完全统计,重庆仅四个区县近年已拒签污染环境的项目资金达8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是经济区发展的产物,属市场经济的范畴。可以说哪里有经济区,哪里就有招商引资活动。简言之,用土地资源、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换取投资者的投资,就是招商引资,其交换的过程就是招商引资的过程。
 
    招商引资的关键是一地对资本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取决于当地投资环境的优劣。而投资环境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短期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而是长期的稳定的公平的制度保障及服务,包括法治环境、政府的服务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出台法规限制接受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拒签项目资金将近1000亿。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撑点。为了招商引资,给予投资商种种优惠待遇甚至违规操作等现象非常普遍,一些落后产业、高污染项目被大量引进,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损失巨大,有些地方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甚至大于污染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一些地方向污染型项目说“不”,无论是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认同,还是迫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压力,都是值得肯定的选择。

    现在,更重要的是,在拒签污染型项目后,地方政府怎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怎样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怎样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吸引符合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相比拒签污染型项目而言,后面的我们要做的事更为重要、更为艰巨,也更有挑战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拒绝污染型项目之后,各地政府还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从制度上建立确保污染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回潮的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官员的素质,同时要大力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做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