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在了三农问题上,聚焦在农民的生活/收入和负担上。不容忽视的是,在取消了农业税几年之后,很多地方的农民的生活负担依然没有减轻,甚至趋势严峻。无怪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贯彻“多予少取”方针。
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税目就要数农业税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理,农业税是以前历朝历代政府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在相当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直到2004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减免农业税,至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中央政府对农民最为实在的补偿,力度也前所未有。因为在农民的意识里,种地纳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八亿农民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会在心里问免税之后化肥,农药,种子价格大幅上涨怎么办?果然自此以后化肥,农药,种子价格连年持续增长一下子把这项惠民政策所带来的福利淹没了。从过去几年来看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的真实情况不是在减轻反而在加重,原来一吨水只交0.4元,现在要交1.5元电费涨了0.06元,送电的说是全世界都在涨,每年又要多掏出几百元,煤气化肥也涨了,说是天然气和石油涨了!又要多掏腰包几百元。这类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品涨价的还有很多呢.我们家算了一下帐,现在种一亩田的成本较农业税取消前增加了一百多元(这是07年估算的现在可能更多了)。这样除去政府的种粮补贴和所取消的农业税,他们的亩产收入反而减少了许多。
由于种田收入实在太少,以致农村主要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多是些老、弱、妇、少之类,留守儿童也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又被严重拖后了。村里不少原来种两季的只得种一季了,有的甚至都已荒芜。由于投入不足,产量也难以上去。也难怪,目前昂贵的教育,医疗,住房等花费,使得他们不能象他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守着那点田地而自给自足了,更何况有些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都遭到了污染破坏或征用。
如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农村城市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科技化为主要方向的突破农民负担的具体思路,期待着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税取消之后的三农问题。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