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免费自行车该不该暂停

(2011-05-23 22:41: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http://s16/middle/44788d1cga3f399c060ef&690

     近日报载,旨在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武汉公共免费自行车,运行两年来遭遇惨重损失,全市5万辆车,有一半被市民私人长期占有,剩下的一半很大部分破损严重,市民租车实际十分困难。政府花费了巨资(除了买车,还有大量的维护费)、昔日轰轰烈烈的一项公益活动,面临夭折的危险。

 

在全国推行公共自行车,武汉据说是继杭州之后的第二个城市。但杭州后来也就不了了之。“武汉模式”似乎是一次很大的创新和改革,当时媒体给予了大量正面的宣传。但是,现实的问题是,起初的3万辆自行车并没有起到缓解交通的作用,还因市民租车难、企业维护难,政府投资大,惹得各方面很大的怨气。为了缓解矛盾,去年政府又增加2万辆,试图缓解矛盾,但实际效果还是事与愿违,能够租用的自行车越来越少,废弃的租车点、破损丢弃的旧车,让人不得不思考:一是这种与市民素质不相适应的改革措施还能不能继续推行?二是以个人为主的交通方式,到底符不符合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律?

武汉是全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试验区,但环保、低碳,与推行城市自行车关联度其实并不大。换句话说,讲求环保和低碳,靠自行车来解决问题,几乎不可能。这样做,只不过是一个概念罢了!如果要最节约、最环保,那就只有走路了,但这样显然不行!

解决城市交通压力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我们熟知的香港、大连等城市交通状况好的地方,都是公共交通发达,严格限制甚至没有自行车、摩托车的城市。武汉目前交通状况很差的原因,除了城市建设占道、设计能力不足外,就是交通次序很差,人车混流现象严重。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大量挤占了本来就不足的道路,也几乎不受交通信号灯的制约,使交通混乱状况雪上加霜!的确,如果只看到蔚为壮观的电动车、自行车大军,不看旁边的高楼大厦,不看偶尔经过的高档豪华桥车,就像是身处一个县城。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绝对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但要限制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低等交通工具,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下禁止令,也是不符合客观规律、脱离实际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想想,过去“麻木”(人力和电动三轮车)不也很方便吗,我们为什么“禁麻”成功了呢?“禁麻”之后交通状况不是好多了吗?“禁麻”之后我们适当调整了出租车起步价格,改变短途客人打车“不划算”问题,从本质上纠正了市民短途出行不打车坐“麻木”的习惯,值得回味和称道。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再去解决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的问题,不就有了很好的方向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