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大的活畜交易中心——黄公大巴扎
(2024-03-24 18:51:12)新疆最大的活畜交易中心——黄公大巴扎
2024年3月23日
听说伊犁州有个最大的巴扎在伊宁县218国道上。正好学校里有同事老公要开车去,我们就一起跟车去看看。从察县开车过去要一个多小时,沿途会经过米粮泉回族乡、伊宁城等地。路两边地头里大多荒着,有的堆积着一些牲畜粪肥,冰雪融化了,准备肥田,待开垦。一路上没有南国花香枝头的景象,这里的春花估计得晚一点开放。
到了地儿,看到路边竖起的牌子上写着“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才知道一路上所念叨的“黄公”是这么个写法,至于大家以为的“黄公”你们可以自己想怎么写。
黄公大巴扎位于新疆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阿勒推村,是新疆最大的活畜交易中心。我也好奇地上网搜了一下,还真是因为旁边有个村子叫“皇宫村”,所以就叫“黄公大巴扎”了。新疆人取名字又随性又好玩儿。说这个巴扎大,是因为它集活畜交易、农产品交易和地方集市于一体,功能比其他巴扎要全、要多。叨叨了这么多,还是让我带你去看一看。我也不知道方位,就按我的行踪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巴扎里面的情形吧。
我们到黄公大巴扎应该是12点多了,正是市场上最火的时候。今天拉来交易的牛、羊挺多的。我们往市场里走,左手边一大片、一排排棚子里都是牛,棚子上还有牌子,什么“二膘牛区”、“草膘牛区”、“母牛区”,对于牛的品种我是分不明白的,只能看到什么花色的,还有头上的牛角的不同。今天来的牛特别多,牛棚里下不了脚,全是牛的粪便。它们的主人都穿着靴子,高坐在围栏上,等着人来看牛。牛棚中间的行道上是来来往往的人,有的将车停在后头,正牵着自家的牛往市场走。牛和行人夹在一起,我努力躲闪着牛,生怕被牛挨着。有牛主人在,牛要伤我大致是不太可能,除非我主动寻不痛快。但被牛挨着是极有可能的事,毕竟大家靠得这么近,几次大牛眼的睫毛都快闪到我面前了,我只要愿意薅一把它的毛绝对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不乐意,碰都不想碰。牛市场上的味道太大了,若被牛亲密接触了,可想而知我就带上了它的气味。走到哪儿,单凭那掩鼻的味道,都会猜想我掉到牛粪里了。一身清白啊,洗不干净了!
但我平生又爱热闹,那边一堆子人在干嘛?让我挤过去瞅瞅。唉,唉,我三大爷在里面。嘻嘻,进来了!原来两个汉子在互相拉着手,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一边说还一边可劲地拍巴掌。也不知拍了多少脆响的巴掌,反正看那情形,像你侬我侬似的,挺亲密,然后重重握一握手,人群开始松动,一方往牛棚走,是去取牛吗?这就将交易谈成了?我咋还没看明白呢?敢情中心大路上不时被极不情愿拉走的牛啦、羊啊,就是交易谈成后被买家带走的牲畜啰。
右手边一大片也是牲畜交易市场,没有棚子,有散牛区,有散羊区,还有马。我没看到多少马,但听同事说他看到了马市。估计在里面,我们没往那儿走。不过在散户区看到牵过来称重的马。马身上很干净,而且身形笔直,头昂得高高的,十足的贵族气派。这也是人喜欢马的原因。若马到我面前,我还真想伸手摸摸它的面额,可惜它不愿挨近我。
一路上还有不少店铺是卖马具及五金配件的。我同事在这些固定摊位的店房内觅得两块羊皮子,每块还价八十元就买下了,真心不贵。沿着卖马鞍的铺子往里走,走到头左拐,里边还有一个卖羊的交易市场。什么羊都有,小脸的,肥身子的,笑眯眯的,尖角的,盘角的,没角的……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只能凭长相描述。动画里的白羊像朵云,而巴扎上的羊皮毛脏兮兮的,将它们加工成衣服前应该会洗干净、去味吧,不然咋穿啊!羊很温顺,这么多羊在我身边,我趁机上手摸了一把。摸的是它们的大盘角,很硬,像石头,但热乎乎的。活羊角是热的,是带体温的,是有生命的!是啊,不然呢?不是有生命的,这角怎么生长?真是大惊小怪,你的指甲、头发怎么生长,羊角也就怎么生长啊,难不成你以为是按上去的?
逛完活畜交易市场,回到一家家店铺。往另一个方向走,就是女生喜欢逛的地方啦,有卖衣服的,卖鞋子的,卖水果、蜂蜜、各种果酱、甜点、干果、馕、香料,还有一条街两边全是热气腾腾的美食,各种烤肉自不在话下,还有抓饭、包子、面肺子、馄饨……看到美食,我都挪不开步,吃起来就嫌胃子小,最好几个人一起各买一样都尝一尝。
走一圈,大巴扎上只有你说不上名字的货物,没有你想买而买不到的东西。黄公大巴扎奇还奇在,巴扎里面还有巴扎。最里头有两个室内大卖场(超市),外面有的超市里面都有。不要以为这样就完了。
关键是走过超市,里面别有洞天。真是洞天,因为超市后面还有一个巴扎,而且这个巴扎很原始,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里面有更多的水果,还有很大的花市。大爷赶着小毛驴“嘚——嘚——”走在巴扎土路上,将货物运给摊主。毛驴安闲地轻车熟路地路过各个摊位,一边点头,好像是跟老熟人打招呼。这个原始巴扎仿佛让人回到了从前,巴扎最初的模样,不就是在一片尘土飞扬的黄沙地上那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地方嘛!
这个土路巴扎直通外面街市,在路口还有一个很旧的牌坊。而且这个巴扎上还有极具异域特色的彩色奶茶壶,竟然有两家新疆切糕摊位。要是黄公大巴扎就在察县多好啊,我要周周泡巴扎。甜点,抓饭,还有新疆切糕,都是我的最爱。
【共享阅读系列】
邂逅图书馆
高一(3)班 钟道辉
一次午后,推开了一所十八线县城的小图书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迎面是一个柜台,柜台一侧零散地放着几本毫无关联的书,似乎是顾客刚还的书籍,其中有几本高中教辅和一本厚重的《全球通史》。翻开书本,便有一种厚重的感觉扑面而来。从最初的文明到现在,历史被浓缩在了一本小小的书本中。或者眼前的图书馆,不也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吗?文明的兴衰亡盛,生活在文明之下的人们将这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借鉴、学习与参考。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亦是如此,一脉相传的文明,一个文明的兴衰史,全在这一页页看似简单而又不简单的书页之中。
望着图书馆的窗外,人来人往的马路,嘈杂的世界,能有馆内如此的宁静也是甚好。
略读历史之后,看向一旁的科幻小说。在科学的基石上畅想,便为科幻。拿起一本刘慈欣所著的《流浪地球》,不禁想起电影中的情节,灾难、人性、存亡、人工智能等要素构成了这部著作。从当下到未来,便是这类小说的一种鲜明特色。与历史所不同的便是如此。阅读刘慈欣的小说,人类耗时2500年抵达新的家园,文章凸显着一种超级计算机畸形产物,超脱于人为能控制的计算机。与其说计算机,不如说是“生命”或“上帝”,在整部小说中控制人类未来的走向,甚至借助强大的算力与网络的接入,观测着人类的一举一动。小说中这个“上帝”并没有背叛人类所交给它的使命。但反观现实呢?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算力的发展,最终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不会像小说那样顺利。人工智能会成为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直接操纵历史。
回过头来,黄昏已至,图书馆也将要打烊。于是,沿着夕阳下的马路向回走。深冬时节,白色的雪映照着金黄的夕阳,格外的耀眼。日落的太阳仍用它的余温试图融化积雪,哪怕一定不会成功,它也一定会去做。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亦是如此吗?哪怕对整个世界不利,与整个世界为敌,历史的潮流永远无法改变。人类可以改变一切,但唯独不能改变历史。遗忘历史不亚于毁灭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