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小日子
(2024-03-22 23:49:23)高三的小日子
2024年3月21日
察县高级中学的高三是单独一幢楼,在图书馆后面,靠近食堂,主打清静和方便。高三的作息时间也略跟其他年级不一样,它好似一个独立王国。
这学期我还是第一次进高三楼,一楼大厅里有一个大大的“赢”字牌匾,占据着一面墙的面积。在“赢”字中间的“口”字上,印有“距高考77天”的倒计时排。这块匾应该是高三学生百日誓师大会时竖起来的,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还剩77天了。高三学生每天打这块大牌子旁走过,心情应该是不一样的吧。起码大部分人要比高一、高二时清醒许多。
在听单老师的课时,我看身旁最后一桌男生的练习本,那是认认真真在写、在练的习题本的样子。课堂上学生好像也精神了许多,理解能力好像也比以前上一个档次。以前总听我身边的同事抱怨新疆的孩子学习语文困难,他们理解不了复杂的问题。我始终认为,这是主观意志的事,他若想努力,学语文没那么困难,得放手和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在自学考试中,汉语言文学是最简单、报考的人也比较多的专业。许多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学生考研会转攻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因为它的门槛相对低一点。
反正不管怎样,我看到高三学生终于支棱起来了,想在最后这段时间为自己搏一搏了。我看到各班在营造氛围上各有各的特色,比如听课的19班,后面黑板墙报上画了一片波涛汹涌的海,一只叫“拾玖号”的白帆船正劈波斩浪,板报正中还有两竖排大字——“高考由我,不由天!!!”这小口号喊的,仿佛力气全用在三个感叹号上了。靠前门的墙上,班级各小组的高考目标拼成了一朵大红底色的六瓣花。外墙上还贴了不少激励性的话语和卡通标识,有抱着“吉”字的“事事如意”卡通小龙;有小瓢虫、蝴蝶和寓意“一举夺魁”的向日葵;还有在城市中追赶太阳奋力奔跑的红色小人,上方写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还有一个时钟图案,在提醒同学们“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几乎每一个班的外墙上都有这样的标语。还有的班级将自己的外墙设计成了许愿墙,在班级的大红横幅上签上了每一位同学的签名,横幅上面还挂着庙里求祈的印有“高考必胜”字样的大红飘带,有的用写满心愿的彩色气球装饰窗户,有的在窗户两边拉一条红绳,红绳上挂满了带有小穗子的红色祈福牌,看着还挺温馨、浪漫的。
最有意思的是,几乎每个班的前门口都贴着大红对联,对联的内容各不一样,但都是激励高考考生的话语。门头上则统一为“金榜题名”的横联。这个有效期半年的大门对联,是唯一我在察高看到的普及率挺高的装饰,独此一家。在门口走,还挺有一种喜庆的感觉。好像进了门,大家都是一家人,在家里过着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小日子。
这让我想起“热辣滚烫”这个词。在这一片红色汪洋里,同学们正经历着自己的热辣滚烫的高三生活。
【共享阅读系列】
图书馆就是远方
高一(3)班 阿热西
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一日不读。”书就是一把钥匙,为人类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书就是灯光,照耀着人类努力向前;书就是一缕阳光,温暖了每个人的心。书就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定有着梦寐以求、与众不同的图书馆。
这次元旦假期,老师安排给我们一份任务——去图书馆看书。周末,我来到了图书馆里。打开门,下意识地朝里一望,许多人都坐在椅子上,完全沉入到知识的海洋里。还有几个人在排排高大而整齐的书架前选书。图书馆里一片寂静,除了一些细碎的走路的声音和翻书的沙沙声,其他什么声音都没有。
我走向书架,心里泛起一股莫名其妙的兴奋。我看看书架上一排排的书,便开始挑选想阅读的书。书架上许多世界名著都等着我去享用。挑好了书之后,我便选择了靠窗的一个位置。我翻开书,一页一页地阅读。从前面的序到正文,每一页都不肯放过。此时此刻,时间仿佛已经凝固,图书馆里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唯一肯定的是,我已随着书本飞到另一个空间去了。
不知不觉,图书馆的钟指向6点。因为是冬天,所以天黑得比较早。要不是天色暗了,我可能都会一直没发觉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然而人们都想多看一页,再看一页,最后一页……
看完书后,我才抬起头,揉了揉酸酸的眼睛,咽了一口口水,仿佛把书中的东西全部都吃下去了。看着身旁,人们都陆续走了。是啊,时间不早了,是该走了。
图书馆,它是一个给人带来幸福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像一个调节阀,总是能把心情从坏的变为好的。这里就像一个避风港,你可以抛弃所有的烦恼,放弃所有的伤心,舍弃所有的失望,沉浸在这茫茫书海中。
图书馆是个神奇的地方,看似大家都安静,低头不动,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步伐走向自己的远方。读一千种书可以活一千个人生,不读书只能活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