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梦中错过了地震
(2024-02-02 16:36:41)我在梦中错过了地震
2024年1月24日
上完三节课,11:40到办公室,才有工夫掏出手机。一看有一个未接来电,还有同样的未接微信电话。给对方回消息才得知,晚上新疆地震了。朋友问我,新疆地震没影响到我吧?朋友告诉我,看我上午没回信息,手机也没接,她还特地打电话给我老公了。
上午?没回信息。我一看手机,12:18,在老家可不是中午了。但是在新疆,这个时候正上午,之前是早上,我们的上午还没过去,再过2小时才到中午吃饭时间。
然后看微信,铺天盖地发来的关心和问候的信息。有同事的、朋友的、同学的,还有工作室导师的,大家知道我在新疆,纷纷发来了慰问短信。有这么多人在关心着我,真挺感动的。
工作组微信群里,先放假回去的王院长也在群里发了地震的消息——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附近7.0级左右地震。阜中的谈老师表示,夜里被震醒了,时间大约在2:20左右。大丰的沈老师说,震感很强烈,床在摇来摇去。而我却一点都没感觉。那会儿一定在香甜的睡梦中。不是别人告诉我地震的消息,我全然不知情。
中午吃饭的时候,薛老师也说,他和周校也一点没感觉到地震。饭桌上,大家都聊着地震的话题,说震动也就30秒左右的样子,若真是房屋坍塌、致命的地震,也就是浑然不知地被埋了和清醒地知道被埋下去的区别。
我们办公室王老师地震时,她第一反应开门往楼下跑,跑到楼下不震了,才停住脚。他们说,网上还有人光着身子跑出来的,结果家门关了进不去,打电话求助警察。看来震感还挺强烈的。还有网友留言说:“从梦中摇醒,直接脱离地心引力。”
这么夸张的?!好吧,我在睡梦中完美错过了这次7.1级的地震。
无惊,也无险。
后来学校又组织了一次防震演习。
明天乘飞机回老家,半年的援疆工作告一段落,等年后再见吧!谢谢大家的持续关注!
龙年吉祥!
【共享阅读系列】
我与书籍
高一(3)班 巴合斯力克
下课铃一响,我便随着同学进入学校图书馆。拉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交叉排列的书架。每一个书架都贴着书籍的分类表,还有一些书桌与板凳,别具一格。
老师坐在前台,提醒我们安静读书。这时我便开始寻找起我想要的那本书。不一会儿工夫,我找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鲁滨孙漂流记》这两本书。我找了个板凳,靠在白墙上开始读书,还不忘欣赏一下图书馆环境。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当我读的正起劲的时候,下课了,我只好把书放回原位,回教室了。
在图书馆,一个小时时间,我也读了不少书。在看《鲁宾逊漂流记》时,我大概了解了鲁宾逊是一个对父母不孝顺的孩子。为了追求自己的航海梦想,他竟然抛弃自己的父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的第一次航行就出事了,差一点葬身于大海。这是上天给他的报应,是他罪有应得的。但我心也被触动了,我被鲁宾逊这种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深深震撼住了。
在学校图书馆里读的《鲁宾逊漂流记》教会了我很多,我们应该像他那样自强不息,乐观自信,不能被自己心中的恐惧打败。
在图书馆里,我还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写了一位百折不挠的英雄保尔·柯察金。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无数苏联青年怀揣这本书,高呼“为了祖国,前进!”勇敢地冲向疯狂的法西斯侵略者,鲜血染红了莽莽雪原。在这本书中,我明白了,生命属于每个人虽然只有一次,但只有把它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那样的人生才具备伟大的价值。
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书籍给予我们的不止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转瞬即逝的激动,而是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智和勇气,并唤醒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对生命的尊严肃然起敬。书,会伴你踏上理想的征途,人生从此充满阳光,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