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系列之“巧用‘连连看’,自理三元辩证关系”课堂实录4

PPT: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师:那有的时候呢,你看这个作文题目里面没有直接提供三个关键词,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出来。你们看一下可以找哪些呢?
生:人、技术、时间。
PPT:【“猎人、枪、狗熊”游戏】
师:总结一下,我们还可以从材料中寻找关键词,思辨肯定要有二元、三元关系的呀,如果材料没有直接点出来,我们可以自己找。好,那下面同学们来说一说“人、技术和时间”,的关系。
生25:人们能在时间的迁移中发明、创造、拥有许多的技术。就如当今的中国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在日复一日地探索研究中,才有了新的技术发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中国大飞机、港珠澳大桥、“深海勇士”潜水器、嫦娥五号探测器、北斗系统、量子计算原型机、智能超算与物理模型相结合等等。
师:上天入海可举的例子很多,是吧?好了,下一个。
生26:人在时间的沉淀中发展技术。一项新的技术需要经过时间漫长的检验,不断地完善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也可以借助技术来掌控时间。
生27:人因为有了技术才有了时间观念。
师:为什么?怎么会说有了技术才有了时间观念呢?
生27:古代是有了日晷技术,才有了时间概念的。有了表之后,时间的概念才变得越来越精确。
师:我发觉大家有新见,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来,下一个。
生28:人要掌握时间与技术之间的平衡,有效地管理时间,要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它的仆人。
生29:人们要利用技术来主宰时间。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出现,工作和学习都更便利,但是也有许多人沉迷于手机。
师:技术、发明,让生活更便利,但是有时候也可能人沦陷在技术里面,所以我们要成为时间的主宰者。请坐啊。非常感谢大家啊!通过今天这堂课,大家记住了,其实就是把三元变成二元。那以至于后面的四元、五元要不要讲了?
生:不要。
师:只要都把它们简单变成二元对应的关系,用“连连看”的方法进行多元组合就好了。好,谢谢大家,休息吧!
【课后点评】
教师1:邓老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觉得在这样三角形关系里面,学生更容易懂得怎么样把复杂的三元变成二元。邓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课堂显得很轻松,很舒服,不知不觉就下课了。
教师2:非常感谢邓老师,真的,邓老师每一次都能够毫不保留地传授作文教学的方法。这堂课,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我真的是学到了一种方法,我知道拿到作文题,我怎么审题,然后怎么建构关系,在建构关系的过程当中,我从哪里找素材,或者怎么组织我脑中已经有的素材,真的是很棒,非常感谢邓老师。
教师3:邓老师前面讲过二元,这次是让学生自理三元辩证关系,讲练结合,由课内到课外,层层深入,思路清晰,学生上课的表现、反应也是非常清晰。因为你这个图特别直观,他可以由二元进入,选择多角度、多层关系去分析,所以学生分析得很好。一堂课练了三个高考作文题,还有《师说》和《劝学》,由课内熟知的再延伸到高考作文,学生的接受度很高。
教师4:我觉得邓老师,尤其是这个三角关系,由A到B到C;再由A可以到C再到B;然后再由C到A到B,学生就通过这种“连连看”的方式,把关键词连起来,他们的思路就会特别的清晰,在他们脑海里面就已经建立出了各种关系。然后他们在说的过程中就运用一些关系词呀等等,这样整个的一个思维方式就建立了。
教师5:第一用课文中的内容举例贴合学生所学,第二个就是有课外拓展的内容,第三个就是利用最近的高考考点,让学生较早地理解到高考的作文方向。
教师6:我觉得这堂课有很多的练习时间,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实践,在交流当中也可以讲自己的,听别人的,邓老师引导和启发他们自己的想法,放手、大胆让学生展示,这个很好,一般人很难做到。
教师7:邓老师每次作文课,都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思路清晰,学生在开小火车互动环节劲头特别足,这堂课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分析得相当好,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教师8:邓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真的是大道至简,三元关系对学生来说不是太好建构的,结果她用这么清晰的三个点,直观地显现出了三元间互相的关系,还有最可贵的一点是邓老师的抓点抓得太好了。从课本《劝学》《师说》中抓到了三元,这个切入真的是太棒了。还有我们刚才老师说的,大胆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说。写作文前的构思课,我觉得邓老师营造出了宽松氛围,学生才得以畅所欲言,听别人的,说自己想的,或者生成出新的。我觉得学生这种收获是非常可观的。
教师9:邓老师课堂设计得很好,但是我可能好久没高考了,作文题是三元,最后学生怎么写,写成两元吗?
邓老师:不是,最后是合起来。一是时间关系,没让学生最终将完整的文章结构生发出来。思考的时候两元,成文肯定是三元,三个兼顾但有所侧重。
教师9:就是材料中给的都要涉及到,三个里面有详略,并不平均用力的。是吧?谢谢邓老师。
教师10:我提一点我的疑惑、想法。我还想再从邓老师这边知道更多的东西,大家刚才都说得特别多、特别好,你让学生自理三元关系嘛,这节课也确确实实是他们自理出来的,老师的那种指导作用,点播作用,的的确确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你不点,学生未必知道这节课干的是什么事情,他未必知道他这个活动是要干什么,做什么用的,是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的。但是我还是特别想听邓老师下面会怎么设计作文课,比如说我把思维关系理清楚了,特别是刚才小熊问的一个问题啊,我听到最后时,我也记了把三元变成二元,然后甚至四元、五元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我就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把三元分解成二元之后,还要兼顾三元,对吧?学生接火车一个个站起来,把三元关系理顺了之后,我们最终目的是不是还要去写作文,然后我们写作过程中是不是要明观点,那我把这个关系理出来之后,可不可以让学生把他的立意也理出来呢?然后我在想五个例子,可不可以把这五个例子的某一个例子拿出来,学生讨论一下,这篇文章我用这样的一个思辨关系,可以写出一个以什么样立意为主题的文章。因为,他们在讨论这个关系过程当中,其实他们的立意方向已经被确定了,只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是我特别想知道学生理出关系之后,用一个什么样明确的方式,你会怎么样去指导他们立一个什么样的意呢?然后在这个立意的引导之下,我会拟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因为我的立意和我的标题一定是一个同等的关系,我的标题应是最大化地体现我自己想要写作的方向。所以,我就特别想知道,如果说邓老师要继续给学生讲作文的话,我希望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整个思维流程下来之后,我的方向大致是什么,我哪一个观点可以轻点,哪个观点可以重一点,然后它们之间这种关系我该怎么去表现出来,然后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题目再去展现出我这样的一个观点呢?那是不是我这么多节课的所有的内容,其实可以让学生一点一滴地,让学生的讨论形成一个有效的展示。我就觉得有这部分内容的话,可以解决更多人的这个疑惑。
邓老师:我也在思考,写作的各单元、各支流大体讲结束了。明年再往下讲的话,可能就是讲单篇了。正如郭组说的,支流和支流之间有关系,拟题、审题、开篇和多元概念之间都有联系,然后各个支流汇到一起,整体成文,这的确是一个浩大工程,一个特别系统的过程。所以后面再讲作文估计开设单篇了,就每一种类型的单篇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多元关系等等进行设计。而且今年的多元思辨已经没有前两年突出了。所以后面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单篇的谋篇、布局、命题,如何开头,包括选择哪些事例,如何写得有文采等等的方面,设计作文课。谢谢大家,期待来年作文课上的再相会!
【家乡文化生活系列】
我的家乡——琼博拉
高一(3)班 沙合拉
我的家乡琼博拉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下辖镇。地处察县西南部,东接加尕斯台乡,南隔乌孙山与昭书县相望,西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北与爱新色里镇接壤,东北临孙杂齐牛录乡。
琼博拉镇下辖行政村:琼博拉村,阿拉东、索墩布拉格,小博拉、墩买里村。
这里山川秀美,风景秀丽,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琼博拉森林公园占地三千余公顷,建有欧式木屋、蒙古包、帐篷、滑雪场、索道等设施。琼博拉森林公园集林海草场、高峡、奇峰、雪原、垂岩、小溪于一园,融传说与民俗一体,既可与华山争险,又能同黄山比美,令人神往。乌孙山的主峰——白石峰,远望犹如一根白色石柱耸入云端,成为一大奇景。游人置身其间,能真正体会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山上有泉水、沼泽地、海螺化石等,更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光怪陆离的奇石峭峰,加上富有草原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使该公园极具地域特色。风景如画的景区,热情周到的服务,完善的旅游设施,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空间,使游人流连往返。
在今年六月份举办了“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节暨“民族团结”系列活动。来自琼博拉镇各村的阿肯方队等十个方队先后表演各类歌舞节目,以歌舞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唱出各族群众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新时代的心声。精彩的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活动中还有群英赛马、摔跤、掰手腕等活动。
在九月27、28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四周年,举办了“迎国庆、贺丰收、庆中秋”赛马比赛。一场场激烈角逐,让骑手们赛出了水平,赛出了友谊,赛出了风格,展现新时代农牧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