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角落8.18-隐入云端
标签:
旅游文化 |
隐入云端
2023年8月18日
我不是鸟儿,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幸亏飞机借给了我,隐入云端的秘诀,于是我看到:
“那些高出天空的部分
使云朵忧伤”
从四月份体检到今天出发,整整过去了四个月。四个月漫长等待,每一天我都巴望着这一天的来临,以至于真正到来了,我却无悲无喜,无兴奋也无担忧,出奇的平静。不过今天经历的事,见到的人,倒是似曾相识,总觉得在哪儿见过,好像一切不是发生在现在、将来,反而是时光倒溯回过去了。
今天终于出发了,终于可以去往我魂牵梦萦的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了。
上午8:45,超和儿子驱车送我到市教育局集合。教育局大院停着一辆大巴车,应该是送我们去南京的吧。上车见到了三仓中学的薛老师和阜宁中学的谈老师,他们帮我把行李拎上了车,很快大丰南阳中学的周校长和沈老师在家人的陪同下也拎着大箱小箱地过来了。除了我们五位将在察县支教一年半的老师,亭湖教育局的罗主任和解放路小学的高校长这次也与我们一同前往察县,她们是去参加小学教研活动的,只在那儿待几天就回去。
教育局的车直接将我们送到南京禄口机场,我们很快办理了取票、托运行李等登记手续,进入候机大厅等待。看时间尚早,我们三位女老师在大厅里逛了一圈。现在是八月中下旬,机场的旅客还是非常多。今年是疫情政策放开第一个暑假,全国各地机场、火车站、各大景点到处人满为患。出去走走已成为蛰伏多年的人们的一个出气口,大家仿佛一朝终得探出水面的机会,所以会大口大口、贪婪地吮吸着一切气味。
时间尚早,我回到登机口,找个位置坐下,拿起一本书,看起来。我读书既是消遣,有时也很功利,常常希望在书中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到了新疆,我会如何?我要怎样与当地的孩子们相处?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我的教育生涯、我的人生应当以此为契机有一个全新的面貌,但到底是怎样的面貌,我心中并不明朗。我希望在接下来与新同事、新朋友、从书籍、从经历中慢慢觅的答案,并能清晰勾画出未来的样子。
下午4:30,飞机准时起飞。这次它的震动和轰鸣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使我恐惧,相反,我从心底生出一种快感,一种孤勇的激动。我随着飞机一起震动,仿佛从胸腔里也同样发出一阵吼声,我要向着高空云天怒吼,我要冲向九天云霄,去撕开天空厚厚的面纱,用锋利的刀尖刺破它的心脏。我要看看那高高在上的世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所在,它到底蕴藏着些什么,我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当我飞往这雷霆之地时,云层之上赫然闪耀着阳光镌刻的四个金字“隐入云端”。我浑身颤抖,揉揉眼睛,仔细端详,四个金字却刹那消散,天边露出一抹云霞。霞光下掩映着皑皑白雪。往雪山深处寻去,云彩隐没,空中的云也变成了银白色的雪山,飞快地掠过我的头顶。会飞的雪山带来的不仅是凉意,还有漫天、漫地、满山、满眼、满世界的清冷和苍凉。想起魏徴《出关》诗中的两句话:“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公元618年,魏徴以唐王朝使者的身份,自请东出潼关去安抚、劝降不肯归顺的李密旧部,途中写了这一首自述怀抱、志向的诗。但这首诗雄壮的底色里,仍难掩苍凉悲慨之情。也许自古凌云壮志与慷慨悲歌,正是英豪的一体两面,是矛盾而又协谐的存在。
在高处更寒凉,更孤寂,更清醒,因而更清楚地明白,你要的是什么,人们缺失的是什么。
飞过城市上空,看着下方璀璨的夜色、明明灭灭的人间烟火,我想起陶立夏在《爱是啮齿动物》一书中的一句话:
“这一路上,爱不是光,也不是火,它更像一个谦卑的手势,你要在等待中学着藏起索求的坚决。”
夜里11:35,我们抵达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先我们而来的东台徐校长和察县高级中学的庾校长等一行人已到机场迎接我们,还特为我这支援疆队伍里唯一的女老师温情地送上一捧鲜花。
黄色向日葵、橙色妖姬、紫色翠菊、粉色月季、白色满天星……色彩和芳香晕染了翅膀。
“一个想飞的姿势
足够世界春暖花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