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酷拽儿子,老实爹
(2023-07-03 20:25:25)
标签:
文化 |
山涛:酷拽儿子,老实爹
——《世说新语》人物故事十六
邓敏
“竹林七贤”中,山涛年岁最长(出生于公元205年),他比阮籍(出生于公元210年)大五岁,比刘伶(出生于公元221年)、嵇康(出生于公元224年)、向秀(出生于公元227年)他们要长十几、二十岁,最小的应该是公元234年出生的王戎。阮贤虽然生卒年不详,但他是阮籍的侄子,应属晚辈。山涛不光是老大哥,而且与“酒鬼”刘伶一样,是七人中寿命最长的。他还是七人中最不洒脱放浪的一个,简直活得太正常了,还有那么点谨小慎微、忠厚老实。
他每次选用官吏,都先秉承晋武帝的意旨,然后亲作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他前后选举百官,都能选贤用人,只有任用陆亮,是因为皇帝诏令要用,虽与其意见不合,奈何皇帝执意任用,他也不得不从。陆亮不久就因受贿罪被免官了。武帝要造罢天下兵役,修治文德,山涛反对废除州郡武备,大家都叹服和赞叹他分析透彻“乃天下名言”“暗与道合”。可惜武帝不采用,他也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之后,诸王作乱,盗贼峰起,各州郡无力镇压,导致天下大乱,都不幸被山涛言中了。可惜,西晋只经历了51年、五世皇帝就土崩瓦解了。
司马炎虽重用山涛,下诏升授其为司徒,位列三公,但对于山涛的多次劝诫都只是首肯,却执意不改。山涛也心灰意冷,一再提出病辞的恳求,却一再遭拒。司马炎还派使者将印绶送到山涛的病榻上。晋武帝如此倚重山涛,但每次给山涛的赏赐并不多,因为敦厚的山涛对人要求很少,使得封赏时常常忘记他。
在司马炎这个上司的眼里,山涛是一位老实本分的臣子。他遵圣旨办事,即便与上司意见不合,最终他还是会谨遵臣下的使命,不越雷池,不出格,而且所求不多,不会贪得无厌。这样老老实实听话、不耍滑、没脾气的臣子,哪个上司不喜欢呢?因为他们让人放心又省心啊!
但这个官场上老实巴交的山涛,却有一个与他性格迥然不同的儿子。他的大儿子山该就不买晋武帝的账。有一次,山该戴着便帽倚坐车中。武帝想见见这位大公子。山涛不敢推辞,便回车征求儿子意见。儿子却不给武帝面子,不肯相见。当时的人也很奇怪,都觉得这孩子比山涛有志气,胜过他父亲。
他还有一个小儿子叫山简,少有名气,是他四十九岁时所生。山简性情洒脱,明达素雅,被时人看重。山简任荆州刺史时,常出去喝得烂醉。人们给他编了个歌谣,说:“山公不时求一醉,径自游于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骑骏马,歪戴白头巾。举手问葛强(他的爱将,并州人),何如并州儿?”当时荆州是军事重地,时局又极不稳定,山简手握重权,却耽溺酒乐,不务政事。这一点与他那小心翼翼、温厚老实的爹完全不同。
山涛还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他无论在官场上还是朋友圈里,都深得大家的喜爱。他从不倚老卖老,相反因器量大而在朝中享有声望。一帮年轻显贵,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都围着他转,对他尊崇备至。他们也多受到山涛的提携。中书令裴楷就曾评价说:“见到山涛,就犹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山涛给人的感觉是温雅敦厚、幽深大气。
他对竹林好友及好友的孩子是带着一颗老大哥之心的,对大家照顾有加、呵护备至。他卸任选曹郎的官职,就想着推举好兄弟嵇康来继任。虽遭好友以《绝交书》的方式断然拒绝,也不气恼。在嵇康被处决后,他主动担负起照顾好友幼子嵇绍的重任。他觉得阮咸清心寡欲、不慕名利、心性坚定,就举荐阮咸做吏部郎。
他的妻子得知他与当朝名士嵇康、阮籍二人义结金兰、情意相投,就很好奇,想一睹二人的风采。山涛在家中宴请嵇、阮二人,妻子则凿墙窥望,竟不知不觉看到了天明。事后山涛追问,妻子回答,说:“你的才能、情趣远不如他们,只能用你的识见和器度与他们交往。”他自知才华风度不及嵇康、阮籍等人,故而对好友更是照抚有加。
我想,老实深沉的山涛之所以能与其他六贤共居“竹林七贤”榜,一个是因为他能喝酒。刘伶是能喝也爱喝,而且一沾酒便欲罢不能。山涛酒量也很大,据说晋武帝想试试他的酒量,一次准备了八斗酒叫他喝,还暗中又添了一些酒,但山涛喝到八斗就不再喝了。他酒量大,还有节制。在这一群逍遥散漫、嗜酒如命的人中,总得有一个温厚长者型的人能在他们醉得人事不知的情况下能照顾大家。二是山涛的性格宽宏大量、不计得失,而且具有一种凝聚力,他能将一帮性情怪异的人聚拢到一起。他虽不像其他人那般肆意酣畅、洒脱不羁,但难得有一个这样靠谱又能体谅大家的老大哥,不仅与他们志趣相投,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关心、照顾他们,有好处想着他们,向他发点脾气,说些过头话,他也都能体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毫无保留地向亲朋奉献自己的一切。所以,即便嵇康性情耿直,主动与司马氏阵营的山涛划清界限,但他亦深知司马氏身边的山涛为人忠厚可靠,临终前还是将自己的幼子嵇绍唯一托付给山涛,并对孩子说:“有山涛在,你就不会孤独无靠了。”
山涛也的确未辜负朋友的重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嵇绍。嵇绍成年后,他推荐嵇绍为秘书丞。嵇绍有什么顾虑也愿意向他吐露。他们如父如子,这一点嵇绍是幸运的,他在山涛那里获得了父亲一般的关爱和引导。嵇绍因为父亲遭朝廷诛杀的缘故对出仕犹疑。山涛鼓励他道:“我为你考虑很久了。天地四时,还有个盈虚消长,何况人事呢!”
山涛这番话让人听了特别温暖,尤其是对一个心灵有创伤的孩子。一个因为父辈、因为家族的缘故长期遭压抑的孩子听到这话,明白世界上有人真心爱他,为他考虑前途,一直在意他,他将获得多大的治愈啊!另外,山涛告诉年轻的嵇绍人生犹如四季,春有百花,夏有酷暑,秋有凉风,冬有严寒,人的一生不总滞留在寒冬中,春天到了,该生长的依然会生长。这让嵇绍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全面的认识和积极的期待,他也渐渐走出父辈的阴影,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是的,山涛也正因为深谙此理,才活得通透、温润、大度。他是少年时吃过苦的人。早年没有家世,孤贫度日,直到四十岁时,才托祖姑是司马懿夫人张春华的母亲这层关系,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为官三十载老老实实、兢兢业业,七十多岁仍深受晋武帝司马炎的器重。他属于大器晚成型,所以身上全无少年成名者的轻狂,反因敦厚无争而深受同僚和朋友的喜爱。
王戎评价他“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这个评价非常公允。什么叫“璞玉浑金”就是那种未经雕琢的玉石和未经冶炼的金石。大家都知道他的宝贵,然因其博大敦厚,不计得失,老实平平,与他在一起竟不明他的可贵之处。山涛是那种平常无事不觉他的好,一旦有难或有急,第一个想到或的第一时间跑来相助的老好人。他是让人有安全感的那种人。所以皇室宗亲、亲朋好友都喜欢他在身边。有他在,就是安心,就是依靠。
他活到近八十岁,这也与其深谙四时消长之道不无关系。活得久、见识得多、器量大,赋予他更多做人待物的智慧。当然,也正因为有这位经历过太多世事艰难的老爹,位列三公,在朝堂风生水起,为孩儿们奠定了基业。他的儿子们在养尊处优中成长,少了些人世的烟尘,不必仰人鼻息,才有他们的优越感,他们才能那么酷拽和无所顾忌。
山该满不在乎皇帝的召见,山简工作时间打酱油,他还对父亲的老友、长他二十岁的王戎说话没大没小,没轻没重。王戎因儿子过世而悲伤不已,山简去探望王戎,见了王戎非但不安慰,还对这位叔叔辈的人说:“死了一个小孩罢了,何必伤心到如此地步?”王戎并未理睬这个说话比较冲的孩子,而是深情地道出了千古名言:“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戎和山涛是钟情、重情之人,有他们的托底才有孩子们的超乎常情、无所顾忌。
附:
《世说新语》“言语78”
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谢太傅以问子弟,车骑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译文】
晋武帝司马炎赏赐东西给山涛时,数量总是很少。谢安就这件事询问子侄们,谢玄回答:“这应是由于受赐的人要求不多,才使得赏赐的人不觉得少。”
《世说新语》“政事5”
山公以器重朝望,年逾七十,犹知管时任。贵胜年少若和、裴、王之徒,并共宗咏。有署阁柱曰:“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鞦,王济剔嬲不得休。”或云潘尼作之。
【译文】
山涛备受朝廷器重,很有威望,年过七十,依旧担当重任。一些权贵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都尊重敬仰他并一起给他歌功颂德。于是有人在阁道的柱子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拉牛绳,裴楷拽后鞦,王济挑逗纠缠不得休。”也有人说这是潘尼干的。
《世说新语》“政事7”
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唯用陆亮,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亮亦寻为贿败。
【译文】
山涛曾前后两次担任吏部官职选官,几乎考察遍了朝廷内外百官,一个人才也没有漏掉;凡是他品评过的人物,都名副其实。唯有陆亮是皇帝直接下诏选用的,山涛曾有过异议,为这事力争过,皇帝没有听从。不久之后陆亮因为受贿而被撤职。
《世说新语》“政事8”
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译文】
嵇康被杀以后,山涛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做秘书丞。嵇绍去和山涛商量出任不出任,山涛说:“我替您考虑很久了。天地间一年四季,也还有交替变化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世说新语》“方正15”
山公大儿著短帢,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论乃云胜山公。
【译文】
山涛的大儿子头戴便帽在车上随意倚靠着。晋武帝司马炎想要见他,山涛也不敢推辞,就问儿子的意见,结果儿子表示不愿意去。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个儿子胜过山涛。
《世说新语》“识鉴4”
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盛,皆如公言。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译文】
晋武帝让军队在宣武场练武,他有心想止息武力,振兴文教。所以亲自到场,召集群臣。山涛不认可皇帝的意见,便和诸位尚书谈论起孙武、吴起用兵的本意,说得非常彻底,引起满座惊叹。众人夸赞:“山少傅说的都是天下的名言啊!”后来各个诸侯王骄奢淫逸,放纵轻浮,最终造成许多灾患,贼寇与盗匪蜂拥而起,如同蚂蚁四处出现,各个郡国都因为没有武器装备而无法降伏贼寇,以至于日渐严重猖獗,这所有一切的发展都确实如同山涛所言。当时人认为,山涛虽然没学过孙子、吴起等人的兵法,却能不谋而合,理念相通。王衍也曾感叹:“山公所言,暗中符合天道。”
《世说新语》“识鉴5”
王夷甫父乂,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译文】
王衍的父亲王乂(yì),担任平北将军时,有一件公事,派人去办没有办成。当时王衍在京城,就坐车去拜访尚书左仆射羊祜和尚书山涛。王衍当时还只是个少年,然而容貌才俊皆是卓尔不群,他说话叙事流利顺畅,有条不紊,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山涛对这个孩子大感惊奇。等到王衍离开时,山涛仍然看着他,最后感叹道:“生儿子不就应该像王衍吗?”羊祜却说:“我看扰乱天下的,必然是这个人。”
《世说新语》“赏誉8”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汪廧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译文】
裴楷评价夏侯玄说:“他总是好像在朝廷上一样恭敬肃穆,让人们无须刻意去尊敬他,却自然会肃然起敬。”又说:“看到夏侯玄就好像进入了宗庙,只看见那些琳琅满目的礼乐之器。看见钟会,如同参观武器库,只见矛戟罗列威严。看见傅嘏,觉得他如同浩瀚汪洋,包容万象。看见山涛,如同登山俯瞰,幽静深远。”
《世说新语》“赏誉10”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译文】
王戎评价山涛:“如同璞玉浑金,人们都钦佩他是宝贝,却不知道该如何为他命名。”
《世说新语》“赏誉12”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译文】
山涛推荐阮咸出任吏部郎,评价阮咸说:“清心寡欲,万事万物都无法改变他的内心。”
《世说新语》“赏誉21”
人问王夷甫:“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辈?”王曰:“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
【译文】
有人问王衍:“山涛谈义理谈得怎么样?和谁旗鼓相当?”王衍说:“山涛从来不肯以清谈家自居,可是,虽然他不读《老子》《庄子》,但经常听到他的言论,多处和老庄思想相契合。”
《世说新语》“赏誉29”
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籍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译文】
“竹林七贤”,各自的儿子都是俊杰才子:阮籍的儿子阮浑,器量弘达阔朗;嵇康的儿子嵇绍,清洁高雅,正直远大;山涛的儿子山简,生性洒脱素雅;阮咸的儿子阮瞻,虚心谦逊,志向宏远;阮瞻的弟弟阮孚,豁达爽朗,不为俗世所累;向秀的儿子向纯、向悌,都是温良恭俭,洁身自好的清流名士;王戎的儿子王万子,有成大事的风度,可惜早逝;唯独刘伶的儿子默默无闻。在这些人之中,唯独阮瞻超过其余人,可以居首位,嵇绍和山简在当时也很受看重。
《世说新语》“容止5”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译文】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翩翩,形体健美。见到他的人都赞叹:“他举止潇洒柔和,气质清爽飘逸。”有人说:“他苍劲有力,好像松林间的飒飒之风,高远舒缓。”山涛说:“嵇康的为人,好像傲然挺立的孤松,他喝醉的时候,就像是巍峨的玉山要倒下。”
《世说新语》“栖逸3”
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译文】
山涛将不再担任选曹郎职务,想推举嵇康代替,结果嵇康写信给他宣告绝交。
《世说新语》“贤媛11”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译文】
山涛和嵇康、阮籍第一次见面,就情同兄弟。山涛的妻子韩氏觉得山涛和两人的交情非同寻常,就问山涛具体情况。山涛说:“我现在可以当朋友的人,只有这两位而已。”他妻子说:“僖负羁的妻子也曾亲自观察过狐偃和赵衰,我也想暗中观察一下他们,可以吗?”有一天,两人来了,山涛的妻子就劝山涛留他们住下来,并且准备好酒肉。到夜里,就在墙上挖个洞来观察他们,看到天亮也忘了回去。山涛进来问道:“这两个人怎么样?”他妻子说:“我觉得您的才能、情趣根本比不上他们,只能靠见识、气度和他们结交罢了。”山涛说:“他们也常常认为我的气度更胜一筹。”
《世说新语》“伤逝4”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译文】
王戎的儿子王绥早夭,山简去看望他,王戎悲伤得难以承受。山简说:“只是一个抱在怀里的孩子而已,怎么就悲伤到这种程度呢?”王戎说:“圣人忘记了人间情感,最下等的人不懂感情;感情最丰富的,正是我们这类人啊。”山简很佩服他说的话,也更为他悲伤了。
《世说新语》“任诞1”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译文】
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三个人年纪相仿,嵇康比他们稍微年轻一点。参与他们这个朋友团体的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琊郡王戎。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中聚会,十分畅快地饮酒作乐,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任诞19”
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举手问葛彊,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彊是其爱将,并州人也。
【译文】
山简当荆州刺史的时候,经常出去喝得酣畅淋漓。人们给他编了一首歌说:“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举手问葛彊,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县。葛彊是他的爱将,是并州人。
《世说新语》“排调4”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译文】
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中畅饮,王戎后到,步兵校尉阮籍说:“你个俗物又来败坏我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们的雅兴也是能败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