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扫除天下污秽而不得的陈蕃

(2022-10-30 20:56:23)
标签:

文化

扫除天下污秽而不得的陈蕃

——《世说新语人物故事二

邓敏

世说新语开篇德行篇第一人是陈

许多人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单看名字但细数一下他的轶事典故,还真认识

第一他就是那位口吐狂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语出后汉书· 陈蕃传》)的少年。只不过,当年的一番豪言并未遭人怒怼,反而博得了父亲的同郡好友薛勤的另眼相看,认清世之志”。于是,小小少年澄清天下囊除奸邪的人设就立起来了

第二中学语文篇《滕王阁序中也提及过此人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想必初唐四杰之一的大才子王勃对汉儒陈蕃的人品事迹是了如指掌。文中津津乐道陈蕃下榻的典故与《世说新语·德行首篇所记载的陈蕃礼贤下士的故事具有相关性

陈蕃少年立下扫除天下的大志,言行上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为人方正严厉,不畏强御屡陈时政刚正直谏东汉两次党锢之祸,他都首当其冲。窦武刘淑、李、王畅、杜密、范等人组成东汉士大夫集团,清议品评时政和当时的人物对抗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团。《世说新语·赏誉》第一篇记载了品评周乘的话,他认为周乘治国之器宝剑中的干将他说品评提携的俊良之才后来都成了朝廷的中坚力量。

桓帝时期陈蕃多次谏诤时事遭贬斥在外放豫章太守任上,他为政严峻,都十分敬畏但他对治内的贤能之士却敬爱有加到新,不是先进署衙,而是打听当地隐士孺子的住处,想去拜访

徐孺子来访时陈蕃特设一榻为接待只有徐孺子来才放下孺子走后立马悬挂榻,不再接待旁人。陈蕃家中宾朋寥寥,与他接触的多是节操、风骨凛然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在一起互相欣赏,彼此声援,共同谋划为朝廷扫除为非作歹干扰国政的宦官势力的大计。

陈蕃效仿周武王姬发席不暇暖拜访商贤之举,正表了他求贤若渴力求澄清天下的强烈心愿。观其一生,在东汉末年宫廷争斗的动荡时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清正廉洁,严办守丧期在墓室生下五子的赵欺世盗名之罪强权严拒大将军梁翼的请托正严明,党锢之祸宦官的强盛之势,坚持为那些因党祸遭难的官员求情直言敢谏,多次直陈皇帝巡游无度封赏逾制、宠猥盛的弊上书劝诫裁后宫女宠,提醒皇帝要体恤百姓,对天灾民反要从内部找原因,施以仁政,而不是暴力镇压。

陈蕃一生起起落落,他不计较一己之得失,而将一片拳拳之心铺在治社稷之危除天下之上,不避强权,犯直谏,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仍苦苦支撑大汉江山社稷,不管世事多么艰难,都不忘少年时的许诺,不惜以身犯险,依然要实现自己的初心。这样毅力此等坚守,令人动容,难怪范晔在后汉书中论曰:“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汉世乱而不,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

归有光《震川先生制科文》中叹惜道:陈仲举处桓灵之时,有清世之志,树立风声,抗论惛俗,为天下正人所依归……徒能死天下之事,而智不足称也。夫户牖功成,而不免于谲;仲举身殒,而不失于正。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道:“窦武、陈蕃杀,而汉之亡必不可支矣。陈蕃老矣,而诛权竖、安社稷、扶进君子之心,不为少衰,惜乎不知择而托于窦氏也!”

第三,上述几个对陈的评论中都念念叨叨的未终之憾事,便是陈蕃与窦武共谋除去宦官势力的历史事件可惜密事未启遭泄,惊动了宦官集体,他们大开杀戒,致使士族阶层惨遭屠戮,而阉党势力就此越发猖獗这也小说三国演义开篇所讲的故事背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论功“汉世乱而不,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还是“中涓自此愈横”,也许终难评定一白发苍苍的老者闻变乱发,率八十余属官与学士无所畏惧大义凛然从容赴死为国捐躯的精神却撼动了无数后人。他的勉力支撑,他的义不容辞,他的不生死,以及他拼却一生践行“清世之志”的壮举仍久久令人缅怀不论成败得失,一个人说到并一直努力去做,一辈子都不违背自己的初心,这就足够了。

 

读《世说新语》,你会看到许多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人物名姓,不妨将世说新语当做三国演义的人物谱来读来品

 

附:

《世说新语》“德行1”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陈蕃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稚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陈蕃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到商容居住的里巷去表彰他,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世说新语》“赏誉1”

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译文】

陈蕃曾经赞叹说:“像周乘这样的人,确是治国的人才。拿宝剑来打比方,他就是当代的干将。”

《世说新语》“赏誉3”

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干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译文】

谢甄看见许虔、许劭兄弟俩,便说:“平舆县的深潭里有两条龙呢。”他看见许虔年轻时的样子,赞叹说:“像许虔这个人,有治国的才能。态度严正,忠诚正直,这点和陈蕃相当;打击坏人,斥退品行不端的人,这又有范孟博滂的风度。”

《世说新语》“品藻1”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译文】

汝南郡陈蕃、颍川郡李膺两人,人们一起谈论他们的成就和德行,决定不了谁先谁后。蔡邕评论他们说:“陈蕃敢于冒犯上司,李膺严于整饬下属。冒犯上司难,整饬下属容易。”于是陈蕃的名次就排在三君之后,李膺排在八俊之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