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知与分析

(2019-10-13 08:04:04)
分类: 投资札记
  人脑的认知结构特点,导致分析问题时很难保持纯粹的客观性。芒格强调的认知荒谬,广泛存在于每个人的脑子里。这种现象,是人脑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大脑,不是用来解决复杂逻辑分析的
  阅读、思考,有利于训练人脑摆脱先天的分析障碍。
  有很多常见的分析类问题,在客观事实和数据分析下,因果逻辑较为凸显,善于阅读的人,会长期积累,消弭认知偏见。当然,任何人都存在认知问题。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也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即使如此,广泛的阅读,还是有利于搭建一个客观的思维体系,轻松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的判定
  分析障碍,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因此,针对客观问题,人类认知的第一道偏见,就是自以为是。感觉是很重要,但是,感觉是怎么来的更重要。大脑,瞬间分析出来的因果关系,并非是源自缜密的逻辑计算,而是在大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粗略的估计。这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任何人,都要理性的看清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自我的认知模式,先天存在计算偏差,因此,需要后天训练来克服先天问题
  人类认知的第二道偏见,就是用来辅助分析思考的认知体系,很容易就会出现误差。即使,你从内心中深刻体会到人脑先天的分析方式不利于解决高度复杂问题,你需要借助大量的认知工具去辅助判断,你也完全有可能被错误的认知体系影响,导致慢思考也出问题。
  海量阅读的好处是,有可能在别人的思考中,遍历到深刻的问题,提升认知的深度,修正认知体系的偏差。大部分思想家,都会广泛涉猎相似的深刻问题,迸发出思想火花。在反复揣摩的过程中,阅读者的思维体系也会升华,逐步对深刻问题产生洞察。这其实跟刷题的道理是相似的,只不过,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会那么轻易的找到。
  缺乏海量阅读经验的人,想要对深邃的问题产生洞察,是不可能的。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只言片语、简短文章,根本不可能形成缜密的分析体系,自然也就难以矫正阅读者的认知结构。
  阅读与实践,是提升认知能力的两大法宝。缺乏这两大法宝的加持,认知和分析能力,必然受限于人脑的先天桎梏,无法形成犀利的洞察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贫富与分配
后一篇:分析与先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