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与干预
(2019-09-07 08:00:09)| 分类: 投资札记 |
导致,这个词,说起来简单,用起来是很难的。人们平时张口就来的A导致B,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胡咧咧,缺乏足够确定的数学基础。但人类就是这样的动物,大脑存在很强的因果直觉,通过这种方式去适应自然选择。
吸烟导致肺癌,这件事,在历史上的争论,充分说明因果效应本身存在的巨大认知分歧。报某个培训班,是不是真的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合理的正向回报。这种问题,比吸烟是否导致肺癌,都更加难以量化分析,自然就会成为人们认知分歧的焦点。认为是,认为不是,都是人脑对事物发展可能性的一种预判。
某个孩子,因为A的培训行为,导致B的结果产生。这种思考,在实际行为发生之前,就会在家长的脑子里产生思考,是一种未曾发生事件的预测。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手中的金钱、时间、精力进行资源分配判断,得出一个结论。更有甚者,自以为是懂教育的,会针对别人家的孩子该如何选择因果效应,产生判断与思考。我们把那些针对教育问题,有较为强分析判断能力的人,称为教育家、资深人士。
分析判断能力,源自于何方?所谓的分析判断,是人脑的一种概率分析结果。这种分析技术,经过精密的数理分解后,会形成更加直接的判断逻辑。你会发现,人脑这种生物计算设备,针对现实问题的计算分析,经常会出现认知上的荒谬。我们,会找到大批悖论。对人脑来说,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选择结果,在数学上是更佳的结果。因此,相信大脑,本就是荒谬的。仅凭借经验,去做出的选择,经常是错误的。因此,人类需要反思,需要反事实的思考能力,去分析更多的选择,得出更高的获胜概率。
回到教育的干预手段,很重要的一个常识在于,教育机构存在研发费用,长期致力于提升教育系统的效率。所谓的研发,以当下的科技水平来说,可以深入到相当精细的程度。机构和野鸡,是有很大差异性的。游击队,仅凭借经验,想跟自然竞争中,长期确保竞争优势的优质机构比干预方式的科学性,本就是不可能的。
你可能会质疑,所谓的干预手段,真的有那么科学么?或者,干预手段的科学性与否,真是可以检验和计算的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在当下信息科技发展水平下,只要资金够充沛,有足够多的手段可以做好这件事。因此,跟着主力部队走,大概率是更容易走到延安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