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成长
(2019-03-04 07:30:45)分类: 投资札记 |
芒格对马斯克评价不高,这个问题,该如何看?
我认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硬核、软核。巴菲特、芒格,很显然在硬核层面积累是有限的,而马斯克极其善于硬核,因此,他们是两类人。芒格,完全有可能读不懂马斯克,低估了马斯克的力量。
一个人,其知识结构组成,源自于教育经历。巴菲特、芒格,大学本科教育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属于纯粹的理工科,因此,他们的能力圈,就集中在非科技领域。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积累和喜好,对一生影响巨大。表面上看,芒格是多学科综合大师级人物。深层次挖掘,马斯克的知识结构,芒格是不可能具备的。
反观马斯克,其知识背景是物理,就导致他最终变成理科达尔文。从马斯克涉足的产业领域看,几乎囊括了所有改变世界的重要应用范畴,其知识结构之全面是匪夷所思的。芒格去评论自己不太可能精通的领域,已经超出他自身的能力圈了。
按照伯克希尔智慧,为自己敬佩的人工作,或者,自己给自己工作。这条规律,很容易就推导出,技术天才是注定桀骜不驯的。马斯克认为比自己笨的人都是蠢货。比马斯克笨的人,很有可能依然是技术天才,还能接受为马斯克工作,因为,马斯克的确牛逼。反观其他公司,CEO是搞管理出身的,技术天才总是受到商业管理层面的各种压迫,就会觉得不舒服,不喜欢给耍嘴皮子的人打工。这就导致,美国很多技术天才,宁可被马斯克臭骂、开除,也愿意为他拼命工作,这种生活更纯粹,也能完成改变世界的梦想。不是技术天才,理解不了这种老板的魔力。芒格,肯定是低估了马斯克的能量。
按照我的理解,领导都是SB。你没我聪明,也没我勤奋,我为什么要为你工作?这种敲打心灵的问题,总是迫使自己进入一种抑郁状态。当马斯克类型的领导出现时,人生就变得充实了,也变得更有希望。所以,硬核风格的企业,只有硬核风格的人能读懂。由于,巴菲特、芒格,都不属于纯粹的硬核风格,就不太能欣赏特斯拉这种公司。但是,这世上有钱人太多了,就有大批资本愿意跟随理科达尔文去颠覆世界,自然就不在乎亏赚,会把对手都碾死。马斯克,太疯狂了,有非常强的紧迫感、使命感,是真正有能力引领世界变革的技术力量。
从芒格和马斯克的分歧可以看到,年轻人在前半生的学习与阅读中,要尽可能构造自身的硬核知识结构,以防止中年后永无可能触及人类知识宝库中最精华的部分。软核部分,随时都可以涉足,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硬核部分,青少年时期错过时机,一辈子都别想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