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投资札记 |
《人生与成长》、《知识与成长》两篇文章,从软核、硬核的角度,去分析一个人的成长曲线决定性因素。这里面,软核的成长内涵,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当人生挫折经过后,才能意识到,婚姻、工作中蕴含的深刻智慧,但是,人生的原子弹、氢弹都已经爆破了。软核智慧,往往是非常隐蔽的,要靠个人自悟。很多时候,你读过再多的书,也不耽误去民政局一次又一次换证。巴菲特、芒格,是不是牛逼?他们都非常的牛逼,但是,他们在美国民政局都练过。
贝索斯、马斯克,这都是遭遇过民政局连续跌停板的。马斯克,不是那种在乎自己账面有多少资产的人,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颠覆世界。一个人的脑子里,似乎是很难存在两套竞争性系统。巴菲特和苏珊,人虽然是分开了,钱没彻底分开,勉强还保持合伙企业的完整性。看到这些牛人的资产波动,应该能体会到人生的悲欢离合。兄弟们相会,往往互道祝福时第一句话就是,什么时候离。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现实。人到岁数之后,混的比较好,就很容易到民政局去换证。

蠢材从自己的人生挫折中吸取教训,聪明人从他人的人生挫折中吸取教训。
这话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做起来是非常难的。人与人之间,必定是存在分歧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很难完整的。理科达尔文,就不在乎软核知识,在婚姻问题上乱搞。软核知识达人,理解不了理科达尔文,对科技产业的成长能力领悟不足。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因为,普世智慧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
看起来,比较合理的选择,就是理科达尔文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修养,能彻悟各种人生的核武器攻击威胁了。一个人,具有很好的理工科背景,就很难变得善于融会贯通。这种思维系统的内在分歧,需要悟性才能通透。结论就是一条:慢慢练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