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式与复杂

(2018-12-22 15:16:29)
分类: 投资札记
  我写的这几篇文章什么意思呢?我只不过是在预言一个未来,一个因计算技术不断升级而必将到来的未来。在某些书里,未来学家可能会如此预测,但是,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构建起知识堡垒去思考此类预测的可能性。一旦,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完全可以清晰的看到未来在哪里。
  冯诺依曼体系、心智计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通用计算体系。通用,体现在各自的符号系统是离散、自组织的。如果,我们针对两个系统进行形式化定义,构建起定义、公理、假设、定理体系,那么,这两个系统会在机械的推理下不断延伸其复杂度。无论这两个系统复杂度如何,在哥德尔不完全定理证明下,都会确保一点:数论系统更加复杂,会超越两个形式系统定义的最高复杂度
  费曼关于纳米技术的演讲中,举的例子,就是把全人类的所有书籍都刻在大头针上。经过几十年,人类书籍出版量大增,但在纳米级技术下,刻在大头针上也不是问题。看起来,全人类的知识文献,跟无穷大相比,还是复杂度太低。
  假设,我们造出来一种机器,基于冯诺依曼体系也好,换另外一种体系也罢,只要是通用计算体系,复杂度不断跃升,足够超过全人类文献背后所蕴含的逻辑推演复杂度,该机器就能破译人类所有思想。即使,这台机器如此神奇,依然,不能确保下一个复杂度一定出现,那就是意识
  意识,是更加复杂的逻辑悖论。意识形成,也无法超越数论本身的复杂度。
  当人类不断推进数学系统时,针对数学的高度复杂性不断累积系统复杂度,体现在算法不断升级,终有一日,会一个个阈限超越,形成自然语言理解、意识形成。针对机器智能的未来,算法是一个局限,计算能力是一个局限。大多数情况下,未来学家会根据计算能力复合增长速度来估测机器智能诞生的时点这种方式,忽略了算法本身,从形式推演的角度超越意识的复杂度问题
  那么,人类会不会止步于数学,在数学系统桎梏下,永远无法企及自然语言理解和意识形成呢?以前,我的理解是有可能。现在,我认为不可能。看起来,数学系统本身,也在不断推进,探索未知区域的能力,会被摩尔效应指数化提升,最终,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能力。从本质上讲,的确是计算力在推动一切,是晶体管、集成电路在充当真正的上帝
  正确认识此问题,对于未来人类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人工智能发展将不可遏制的前进。另一方面,以魔法帽为代表的认知科学孕育出来的高科技企业,将大幅度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这两种形式语言设计出来的计算设备,恐会真如埃隆马斯克所预期,在未来展开一场角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语言与数学
后一篇:神秘与简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