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与提高

(2018-12-22 10:41:05)
分类: 投资札记
  我读书,比较欣赏数学和物理基础特别狠的人写的书,因为,读起来不费劲,用不着太累去分析文字中是不是掺杂过多的荒谬。很多情况下,读书就像是编辑在鉴定作者是不是在抽疯。费曼提到的对哲学家的讽刺,在我看来,也是非常多见的感受。书,读起来一旦很“累”,就没法读下去。
  有的时候,数学和物理基础不行,读到某一种文章,需要去恶补基础知识,这是真正读到提高认知能力的时候了。往往,这类书,大家都不喜欢阅读,因为,看起来没用。看起来有用的,你能读懂的,大多都建立在读者、作者都一知半解的截断的概念基础上
  认知边界,控制住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这不奇怪。尤其是200年前的作者,除非在数理相关领域,其他领域大多都是在有限的人类知识系统下思考,跟21世纪的认知体系比实力,太幼稚了。当然,还有很多人,不相信今人很牛逼,认为古人写的文章够神奇。这就没办法了,校验文字的能力,要靠自己来习成。
  欧几里得,的确是很厉害,但是,欧几里得本人,也并没有真正深刻认识到数学是什么。几何原本,这本书,作为古籍,是最不需要你费劲质疑的远古书籍。因为,在你之前,不计其数的智者,为了这本书前赴后继,已经校准了该书。相比之下,你找不到任何一本人类古书,可以跟这本书比量精准
  科学是什么?费曼的解释,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人类知识,就是古老相传,通过语言传递3.8万年后,出现文字,通过文章传递。起初,人类对知识的传承并不具备深刻的质疑。后来,有些人,对文字记录的知识和历史产生了质疑。当这种质疑汇集起来,逐步形成对人类知识的真理反思时,科学诞生科学,来自于对真理的追求,对知识的质疑。古人,就是用来推翻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问题与质疑
后一篇:深奥与简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