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与教育
(2018-12-13 07:26:22)分类: 投资札记 |
人类思维体系构成基本原理,决定了任何人都会受到符号体系桎梏,不可能摆脱符号体系排列组合困境。没有人可以摆脱认知局限,因为,超越自身符号体系的任何概念、心理表征,只能通过认知过程,才有可能体验。所以,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幼稚,写在一个人的符号系统内,展现在另一个高深的大脑面前。这种效应,类似于纠缠。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同其他大脑的认知交换,无法摆脱其他思维体系对自身的纠缠效应。所以,一个人的教育经历,取决于经历过的老师,读过的书籍,思考过的问题。摆脱幼稚,最快捷的方法,是找到名师。
在现实世界中,教育资源是不平均的。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北京大学毕业,他家住在福建客家聚集区,上高中以前没穿过鞋子。这种贫困,完全超过我的理解。他的脑力,不是一般的强大。但性格中,存在很大的偏执,这是生活带来的影响,很难改变。我高中有一个同学数理化高考成绩比我少1分,我只有高考这一次超过他,可以说他理科成绩非常牛逼。很多年过去后,他的性格变得很偏激,仔细想来,愤青的根本原因,还是家庭条件问题,对社会不公现象有过多的认知偏见。我举的这两个例子的意思是,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教育资源必然不公平。幼稚病,是可以遗传滴。
老师、家长,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孩子有好学的天分,教育环境很好,更容易引导孩子走向合理的教育路线。我身边有很多经济条件优越的朋友,自身教育积累很差,寄希望于孩子的学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这其实是不现实。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幼稚问题。三观,是家长来掌握滴。只有家庭,才有可能长期观察孩子的价值观取向,在孩子遭受逆风时,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认知,是一个反馈过程。社会的不公平,让一个人的认知反馈反噬了真理本身,就会影响一生的价值观。
最好的老师,永远都是自己。在我的一生中,谈不上遇到多少名师。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我们那个城市最好的学校,也没什么顶级名校毕业的师范生。即使如此,我还没见到过几个比我更爱教育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