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2018-11-22 16:53:31)分类: 投资札记 |
知识与技能,是两个概念。任何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都无法同实践中形成认知反馈带来的效能相比。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书本上的知识,不去运用,根本无法形成认知结构。所谓的认知结构,在认知科学里被称为心理表征。知识,仅仅是心理表征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真正决定人类思维和行为能力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技能相互联系的心理表征系统。
关于心理表征的具体含义,除非研究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否则,不可能精准的理解其概念实质。举个例子,同样是在心算,不同人掌握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有朋友,极为擅长记忆电话号码,从来不使用通讯录,想给谁打电话直接打。这种技能属于天才么?很多人认为是,但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方法迥异罢了。
职业九段和业余棋手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职业棋手脑子里存储大量心理表征体系,计算过大量复杂的棋形。每当遇到熟悉的棋形时,应手会自然而然的以心理表征的形式调用。对于围棋来说,一个典型的心理表征,就像是定式,涉及到应手集合。由于,职业棋手长期训练,将计算结果都存储在自己的长期记忆区域内,因此,遭遇到熟悉的棋形时,所谓的棋感就会出现,应招会趋向于更加合理的选择。
任何职业,都存在基本的知识结构要求,以及,长期职业训练形成的技能与知识应用组合。不同职业,需要的知识结构要求不一样。对于软件开发来说,基本的程序员技能,根本不需要经历专门的信息科学本科教育。专科、职业高中,一样可以应对,这就是印度大量程序员的实际情况。不同的角色,要求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空有知识,缺乏应用与技能,知识的力量是发挥不出来的。
人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同样读一本书,不同人读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易中天和柳传志关于传统文化的对话,你会看到易中天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反思是非常深刻的。同样是学传统文化,很少人能做到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看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问题。这不仅仅是知识问题,关键在于知识的结构是否完整,知识的应用能力如何。所谓的大师,其实就是不断突破认知舒适区,不断应用知识、理解知识,善于重构心理表征系统。
心理表征,是一种脑神经网络计算体系抽象后结果。人类,并不清楚心智计算的具体实现方式,但是,人类很清楚心智计算的基础建立在心理表征体系之上。那么,掌握心理表征,并有效运用,就成为一种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学霸,其实就是极为擅长调整自我心理表征系统的认知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