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圈与炫耀

(2018-08-09 07:25:45)
分类: 投资札记
  我现在,很少在朋友圈里发表观点,因为,微信这个东西,太回音室效应了
  订阅号出来后,自媒体横行,让我迅速发现大量认知偏见。很多高知朋友的思维,局限于有限的专业认知范围下,对其他专业知识很匮乏,就会出现显而易见的荒谬。
  微博的好处是观点对错不影响实际生活交际圈。在微博上发表一个很肤浅的观点,不会在生活中造成严重影响。微信则不然,大多数秀智商行为背后对应的恰恰是秀肤浅了。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本专业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没事还就爱发发关于经济和政治的看法。在我看来,他的观点就充满了肤浅与荒谬。为何,一个计算机博士,对政经问题有自信呢?看过100本相关书籍?有过丰富的金融投资实践经验?都没有,只有想当然的思考罢了。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人们往往对自我身份有一种代入感,在某个领域有专业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带入到其他领域,缺省的是观众都是小白。因此,在微博这个工具范围内,言论和思考可以大胆些,在微信朋友圈,就要慎重。
  我觉得,人年轻时写书,都非常幼稚。我自己写的东西,很多年回过头再看,也可以看到幼稚。为什么,学来学去,越来越谨慎和无知了?道理很简单,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在我看来,在朋友圈这种工具下长篇大论,本身就是一种炫耀,在人群中彰显自己所谓的高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谦逊的
  在实际交谈中,对话就像是推着石头上山。推着推着,人与人之间力量的对比会彰显。这种游戏,苏格拉底就特别擅长。获取知识,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用来炫耀的工具。一旦,你在知识面前炫耀,就很容易被碾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人,是绝对无所不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霸与天性
后一篇:思考与价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