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与变迁
(2018-07-27 16:52:39)分类: 投资札记 |
我之所以非常看好银行业,就是因为算准没什么商业模式变迁会伤害到银行业获利本质,技术创新不可能颠覆商业银行自身护城河壁垒,否则,谈不上多少信心。至少眼前,看不到什么信息产业带来实质性的革命影响,导致商业银行存贷业务本质被侵蚀掉,这才是互联网金融最终变成科技和金融各司其职的关键原因。大概率,金融科技会成为助攻,在银行业内部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科技公司不可能大规模做资产业务,这已经成为定局。
商业模式,会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商业试图解决的本质问题是不变的。马车、汽车、电动车,解决的都是交通问题。煤炭、石油、新能源,解决的都是能源问题。新时代到来,旧时代的企业很难幸免遇难,因为,企业为效率而不断优化的人才结构,会成为护城河的另一面,阻挡转型升级。
关于制造业,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超前思维的理解是N.0,不过是充分体现制造的分布性、定制性。站在传统制造的角度看,分布式制造、定制化制造,都是不可能的。这个道理,就像是站在石油产业的角度看,新能源时代不可能一样。最终,你会发现,产业形态新范式势必会出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秩序。
一般情况下,陷入转型期压力的传统企业,都存在投资风险。日子过得很好,没必要转型,正是因为感受到风险迫近,才会锐意进取、自我革新。从这个角度看,格力和小米,就不用争论了。两家公司带头人,各自在干什么,很容易看出前者在寻找新的转型生存空间,而后者在按部就班的推着新时代前进。无论是手机,还是电动车,甚至是芯片,都在说明一点,董明珠心里很明白,空调行业接下来到底面临什么而已。
在时代变迁面前,不用争论,因为,毫无意义。有本事把互联网干成减号的传统行业,可以放宽心,否则,必然面对时代挑战。时代没挑战,只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但历史大潮终归是要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