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投资札记 |
A股市场,是个典型的资金推动型市场,因此,很容易受到货币流动性影响。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A股对整个经济大局重要性远不如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更加重要,因此,A股会经常出现违背价值规律的抽风现象。
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端有序砍掉过剩产能。这种砍掉产能的方式,只能通过银行来实现,因此,货币政策诱导市场时不时来一次小幅地震,必然导致市场流动性抽离现象。对当前市场来说,特别是年中关键时点,是各大机构倒贷款关键时刻,无所谓价格信号,关键是拿到钱就好。此时,满世界都在找钱,都在防止抽贷,但是,注定会有一批信贷被抽掉,总有人被去杠杆砍倒。在砍的过程中,流动性最好的金融资产,很容易被短期变现,以应对金融市场流动性恐慌。
为什么,每逢市场缺钱,银行股就必然被砸?因为,银行股是比较典型的流动性良好品种,能快速变现。基金、机构,面对信托、银行、券商抽离资金打压,必须要斩仓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这就是资金推动型市场必然出现的现象。
银行资管新政,要求非标转标,这就导致大量资金池现象走到穷途末路。纯粹的标准化资产,只能是股票、债券、证券化产品,而这类产品比例较低,且全部净值化管理,会影响投资者购买欲望。招行,要砍掉大概三分之一资管产品。由此可见,银行表外资产调整需求很大,这也会影响社会总的资金供需关系。过去,银行表内装不下的信贷需求,包装一下成为表外非标资产,卖个理财就可以解决。现在,表外非标资产部分,面对抽贷重压,满世界找钱,难免也会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资金供给。
目前,A股最大问题,就在于市场建设机制。很多公司,财务数据造假,机构利用资金优势推动股价上涨,大股东再质押将风险转移到信托、券商、银行,造成尾大不掉。如果,彻底扭转资金推动型市场格局,以企业业绩增长为价值准绳,过去积累的各种问题就保不住了,必然导致大批质押融资盘风险爆发。
去杠杆、去过剩产能,在A股市场道理是一样的。从宏观角度看,具体的微观处理,监管层没办法逐个决定,但是,可以从外部施加重压。通过对银行、信托资产施压,控制数量,强制性砍掉杠杆,就会断掉资金推动型市场膨胀可能性。反复对市场施压,迫使机构逐步处理风险资产,才有机会出台退市制度引导市场步入长期合理建设。
简单讲,爆仓,也只能逐步、渐进式爆仓。每次施压,机构夺路狂奔,都会将手里流动性最好的个股变现,造成市场恐慌。钱再放出来,就会缓解市场资金情况,再对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施压去杠杆。几轮碾压式打击,市场风险就会逐步清除掉。
后一篇:基本面与流动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