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蚂蚁金服,要淡化金融,强化金融科技。这是必然结果,也是理性选择。】
来源:中金在线
蚂蚁金服是一家技术公司?还是一家金融机构?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蚂蚁金服密集宣布了多项对外开放进展:先后牵手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余额宝接入多家基金公司,花呗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结合当前金融严监管态势,市场不乏有疑问声音:这是否是蚂蚁金服应对监管压力做出的战略调整.
蚂蚁金服:我们要做一家科技公司
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旗下金融科技公司,拥有支付宝、芝麻信用、余额宝、蚂蚁花呗等爆款产品。同时,蚂蚁金服也是“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眼里中国最大的独角兽企业。
近日,玛丽·米克尔发布的“2018互联网趋势报告”列出了全球20大互联网公司,其中9家中国企业上榜,蚂蚁金服名列第9,仅次于名列第6与第7的阿里巴巴与腾讯。表格中,玛丽·米克尔给蚂蚁金服的估值是1500亿美元。
“我们从没想过要做一家金融机构,目标就是要做一家科技公司。”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称,当初注册商标“蚂蚁金服”,重在“服”而不是“金”。但市场显然对蚂蚁的“金”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度。“五年前要是能判断今天的局面,就不会在蚂蚁金服的工商注册名里放一个‘金’字。”陈亮打趣道。
亦有市场声音指出,目前蚂蚁金服自营金融业务占比还较高,消费金融业务是利润的主要贡献。在开放时间上也相对较晚,对外开放力度还不够。
蚂蚁金服的“金”来自哪.
无论如何,当前蚂蚁金服对外部机构开放的节奏在加快,蚂蚁金服能否扭转其在外界眼中的“金融机构”人设.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其营收来源主要是技术服务还是自营金融业务.
根据阿里巴巴披露的财报以及与蚂蚁金服之间的分润协议比例推算,蚂蚁金服2017年的税前利润达131.89亿元。其中第四季度盈利大幅下滑,阿里巴巴解释是支付宝钱包推出的激进的用户增长计划,使得针对新用户的补贴成本大幅上升。2018年第一季度,蚂蚁金服出现亏损,财报称蚂蚁金服继续加大投资,为实现用户的强劲获取和参与。
根据能获得的公开数据,花呗为代表的蚂蚁小微小贷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2亿元,借呗为代表的蚂蚁商诚小贷在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4.93亿元。知名金融科技观察自媒体“新金融琅琊榜”审慎估算,称2017年蚂蚁金服消费金融业务净利润有望在80亿元左右,占其净利润比例达六成。
对于上述分析,蚂蚁金服方面并未直接回应,由于蚂蚁金服尚未上市,其具体财务数据暂未可知。
一份流传的融资文件显示,蚂蚁金服2015年时营收六成来自支付接入服务费,两成来自金融服务,另有超过一成来自技术服务。而到2017年,其支付接入费用占比下降至五成,技术服务收入上升至三成,而金融服务缩水至一成。蚂蚁金服并未确认文件的真实性,但接近人士表示,数据比较合理。
弱化支付宝与其他金融服务,蚂蚁金服能顺利完成转型,以及每年保持平稳高速增长的成绩吗.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