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渐进改革

(2018-04-14 19:30:09)
分类: 投资札记
  一钢提出的最优策略,就是博鳌论坛提出的双轨变单轨。由于,加息周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很大,因此,抓紧时间在本轮加息周期全面启动前彻底完成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从时间点上看已经别无选择了。
  目前,一部分银行已经得到通知可以放松极限10%,相当于定期存款可以再抬高15个基点,这种渐进式压力,会逐步传导到各大银行。首先,这个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太急,要给银行时间调整资产。其次,改革的机遇,就在本轮经济周期,没有可能再消耗到下一个周期。那么,随着定期存款上限不断窗口指导提升,1年期定存同1年期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之间利差就会逐步收敛,直到央行认为利率走廊基本建立完成时,就会直接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时间表的角度看,市场低估了央行搞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了,但仔细想也在情理之中,此时不搞,会更加被动,只能在本轮经济扩张期发动前彻底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多年来,兴业粉丝等待的利率市场化靴子落地,大概率就在这两年彻底完事了。以前,很多网友认为丰胸疯了只看好兴业,往后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到底利率市场化改革压力多大,这么多年防御这个变革做出的努力是不是值得。  
  有些投资者天真的认为资产和负债是可以轻松调整的,这种看法暴露出对银行业务很不了解。去年,我们看到兴业短期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能力非常强,这种能力不是每家银行都能做到的。负债和资产,必须要适度匹配,过度错配,极易导致流动性风险。一旦,央行加速定存上限提升速度,不断给市场施加压力,小行不断抬升大额存单利率,大行势必跟上,绝无可能坐看存款流失。存款流失,会带来严重的资产错配风险,不可能在资产未曾调整的情况下依赖市场化负债,会带来系统性风险。快速改变负债结构,必须要对应快速改变资产结构,否则,风险就会迅速凝聚
  渐进改革,是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方法。大行,恐怕要在比较狭窄的时间窗口内,尽可能适应双轨变单轨的巨大挑战,短时间内把尿不湿脱了。去年,兴业裸奔般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囧态,对20万亿资产规模的工行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因此,佛系处理不可避免,能转移多少给贷款户,就转移多少,转移不了,只能学习兴业闭眼享受。肯定是如此,绝无可能坐视负债结构迅速变化
  贷款户的议价能力越强,转移负债成本提升压力就越困难。负债成本,锚定基础就是市场化负债价格,双轨变单轨,最终就是两个价格逐步收敛,形成一钢所说的最佳策略。现在,目标和时间段都明白着亮了底牌,无论如何,银行也得扛过去。四个字,冷暖自知。可以很明确的讲,兴业不必操这个闲心了,过去几年,关于此问题分析过无数次,唱多N年,终于等来改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联影响
后一篇:改革与经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