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估与成长

(2017-12-06 19:53:20)
分类: 投资札记
  我们来计算一个问题,简单的粗略估算一下,未来10年长期投资兴业、腾讯的收益对比。
  假设,未来10年,腾讯控股可以实现总市值到达中国GDP10%,也就是说,2027年,中国GDP达到160万亿人民币时,腾讯控股总市值达到16万亿人民币。那么,相对于4万亿港币总市值的腾讯,长期投资10年,复合增长率不到17%。假设,兴业银行未来10年ROE维持17%,静态估值不变,长期投资的结果,同腾讯的假设投资结果是相同滴。
  我们来分析这个计算的基本数据假设,是建立在中国GDP增长速度。未来10年,经济总量翻倍,要求GDP年均增长达到7%。这个预期,能够实现的概率不是很大。我认为,未来兴业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长期维持17%有困难。市场对于腾讯控股的投资价值理解,完全是不屑于常年维持ROE15%以上大型垄断银行。而且,最关键的预期在于10%GDP占比总市值,这是不是存在严重问题。10年后,16万亿人民币的腾讯,你能理解么?我理解不了。我不相信一家互联网公司市值,可以在市场整体处于合理、低估状态下,可以真的达到GDP10%。
  腾讯总市值达到中国GDP10%,这个假设很难实现。兴业未来10年ROE保持17%,这也不容易。但是,兴业的静态估值处于净资产之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两个投资相互对比结果,关键在估值的变化过程。换句话说,腾讯的长期投资价值,在乐观估计下,形成超级巨型企业,10年复合增长率也不过17%。
  市场,在这种对比关系下,难免出现长线资金松动。通过中学数学计算,在非常乐观的预期下,腾讯的长期投资价值,10年内基本不可能超过稳定增长的大型银行,自然就不会有AB玩命买入的现象出现。再换个角度思考,假设4%就是终点呢?终点不是10%呢?这就是一场赌局。终点,到底在哪里?
  所有的分析,都建立在腾讯高速发展,现金流增速惊人的基础上,问题的关键在消化高估值。7%宏观经济增速,出现17%ROE的商业银行,反而,不算什么很夸张的预期。
  你稍微计算一下,就会很清晰的看到,科技股和银行股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在中美两国股市都难免上演,这就是很简单的计算题和概率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