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银行股大涨,是因为美国减税效应带来的直接刺激。这个道理很简单,所有个人和企业都是银行的利润来源,减税降低了财政收入分配GDP的二次分配能力,相当于降低了所有负债个人、企业的压力,增强了银行获取现金流的能力,降低了不良资产产生概率,当然会给银行带来基本面提升。但是,这个游戏就像是吸毒,负债会继续提升,再次逼近现金流极限。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本质上同欧洲的区别,其实在于一次分配参与GDP切蛋糕行动,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欧洲的福利主义模式,相当于通过二次分配拿走利润,去完成社会福利。这种分配模式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控制力更加强,就因为大批国有企业在一次分蛋糕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力量。比如说,贵州省的GDP切分能力在中国算老几?但是,茅台一家公司的切蛋糕能力就能在资本市场总市值中切走1%,这是什么概念?这家公司在国民经济中有很强的切走现金流的能力,自然会体现出对地方经济的回补,也是政府维系这种局面的重要支撑力。你若不让茅台集团往地方砸钱,贵州省凭什么到中央争取各种切分利益的支持?这个道理很简单,下蛋的金鸡就这么几只,未来会越来越集中,人口都流向东部,贵州这个核心企业的战略意义是显而易见滴。
中国会不会减税?我估计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因为,大量的政府投资需要财政支持。美国减税,国债还不断飙涨,长期利率走向凭什么坚挺?另外,美国的减税政策,也会带来跟风问题。一旦,美国企业回流美国严重,各国有可能跟风减税,这种改变分配方式的刺激经济发展策略,本质上不改变国际竞争力。很快,欧洲、日本都会纷纷跟风,甚至影响到中国。
减税,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真正的获利者,其实就是华尔街的大银行,因此,你看到美国的银行股猛涨,纷纷创出新高。在地球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就是永恒的大爷。你别不服气,华尔街的核心控制权,依然掌控在银行家手里。科技股下跌,其实是另外一个现象,就是重新资产配置。科技和银行,出现跷跷板行情。还是那句话,过去一百年,未来一百年,永恒是银行同科技企业玩跷跷板游戏。
人类,不能放弃吸毒、酗酒,也同样不能放弃举债度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个人,都是负债累累的印钞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