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早就实现载人航天了,但是,你上过外太空么?这个道理,就像是生命科技发展的尖端水平,同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一样。技术和经济,完全是两回事。即使,未来2、30年发展出各种生命科技,可以有效的解决各种医疗难题,也未必跟普通大众有足够强的关系,这些研发成本,必须要通过经济系统来解决。
理论上讲,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确实初步具备一个可编程的技术平台水平。汪建动不动就吹的基因读、写,事实上就是这个产业的发展逻辑。你去解决一个唐氏综合症的孕检问题,这算什么难度?但是,这就是产业发展早期的经济形态,数数染色体的个数都能成为一种所谓的高科技。而真实的情况是,实验室里的高科技就像是洪水猛兽一样,眼看就要脱缰而出,而人类在对如何驾驭这种威力,还处在一种社会、经济、伦理的思辨中,并没有真的准备好去迎接这个时代到来。
一个确定的事实,生命科技的高水平操作系统知识产权又被美国拿下了。正如很多人读不懂苹果公司一样,未来也不会读懂掌握生命科技操作系统的经营性壁垒。操作系统,又是一个时代被别人控制。这套技术不断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刘慈欣畅想的面向对象的生物编程语言时代,这威力之大,绝对不是现在能理解滴。
生命,就是秩序。生命,就是信息。你能理解这个基本原理,就能意识到,生命科技是信息科技的延续。若没有信息技术的极高水平发展,计算能力不达到新的时代,生命科技深入的能力也会变的很有限。人类,必须要逐步形成更高的科技操控能力,去实现针对生命的编程能力。当这个时代彻底到来,你体内突变的细胞,就不会成为什么了不起的问题。癌症,自然也就嗝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