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住宅价格,是很难理解的一种现象,用股票市场的操作方式来解释,就比较好理解。有人说,北京、上海、深圳的存量房抛售了,可以买下美国,这类话听听就得了,压根不是背后的本质。这个道理,就像是中小创150倍市盈率,大股东也想在此价位都清掉,问题是韭菜根本不够用,到最后10倍都送你一样。
普通住宅,具备刚需,不买也得买,因此,当估值炒到60倍以上,一手1000万时,买房子的脑子里想的关键问题,就是首付和贷款。贷款,是银行控制的。银行,会根据该地区中产阶层收入增长趋势,计算未来现金流风险,以此来确定平均房价风险。当银行不愿意玩时,首付再充沛,也没戏了。银行,还敢玩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购买房子的这个房主是不是能扛住未来贷款,而是,整个地区潜在的消费者收入能不能扛住。这个思维盲点,很多人没理解。
炒房客,在爆炒房价时,真正决定房价未来风险的其实是接盘侠。接盘侠,无论如何都扛不住时,整体风险就会迅速放大,市场就会垮掉。
炒股票,也是一样。庄股往上猛拉,靠的是韭菜不计其数冲上来,不怕牺牲。但是,股票没有刚需,就是获利冲动非理性驱动,房子可不是。房子,本就是买家不断置换,最终跟随当地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走的。
这个游戏,就变成一代又一代新移民,用祖宗八辈和自己积攒的钱,外加未来职业收入潜在现金流接盘的游戏。但是,这个钱是有数的,不是无边无际的,砸锅卖铁都不能在远郊区买一套两居室,一手1000万,这游戏还怎么玩?一线城市再好,10倍收入比,两口之家年收入上不了100万,这中产死也顶不住了。涨到这种程度,远郊区10万一平,50万年收入定义中产,也就歇菜了。问题是,大概十年后,一线也达不到50万年收入中产,因此,远郊区10万一平对于未来十年来说,相当有挑战了。
很关键一点,人民币绝非垃圾货币,购买力未必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墙倒屋塌,这不又开始狂爆空头了。中国人再勤劳,总是有底线的。收入增长再快,也是有限度的。所以,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游戏,从估值和价格角度看,基本撸到成长极限,开始按照收入增速平缓增长阶段了。用庄股的角度看,就是坐庄炒股拉到高位,开始缓慢的释放筹码套现离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