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永续生意,本质上靠的是贷款规模不断攀升。假设,银行将利润转化成股权资本,那么,银行不断提升贷款规模,就会成为源源不断利润来源。
贷款规模,是不是永续增长的?这个问题很有趣。起初,我认为贷款规模不会永远增长;现在,我认为债务永远都不可能收缩。经济增长停滞了,信用扩张就会停滞。经济增长持续,信用扩张就会持续,所以,银行利润同宏观经济相关度较大,随经济扩张与收缩变化。
面对资本充足率监管,银行规模增长依赖再融资,这非常正常。规模增长,会扩张客户群体,带来网络效应,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理论上讲,良性扩张会提高投资收益率,强化抗风险性,而不是相反。但是,银行扩张往往是非理性的,风控决定扩张的有效性,风控不好的银行扩张速度越快越危险。
现阶段,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就是做资产规模是有问题的,应该做轻资产银行。将来,你就会明白,这种看法本身就是扯淡的。所谓的重和轻是相对的,良性的信贷资产,永远是多多益善,这跟中国银行业的会计方式有关系。资产引导负债,而不是负债引导资产。资产不能实现持续增长,永续增长就会成为悖论。不存在客户群体不扩张,主营业务可持续扩张的可能性,胡扯是需要逻辑的。银行客户群体扩张,建立在贷款扩张基础上,是资产带动负债前进的。
所谓的负债优势,其实是客户群和流动性管理优势。银行有充足的资本,流动性管理不出问题,负债是跟随资产膨胀的。看银行质量如何,关键就看一点:低风险、高速扩张资产。很多银行投资者,对最基本的银行业务逻辑不清楚,存在明显的认知谬误,只能贻笑大方。
说这些,是看到很多网上对银行长期投资明显荒谬的逻辑。有些逻辑,我对银行业逻辑不熟悉时,也是持有的。多看两本银行业的专业书籍,就懂为什么号称好的银行都玩命垒资产了。史玉柱说民生、兴业好,比业余选手研究一辈子都专业。其实,不用费劲研究,跟着大资金混吃混喝就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