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帝国人口已经达到4000万,罗马共和国人口超过400万。整个帝国的公路建设,达到30万公里,干道达到8万公里。当前中国公路建设总里程超过450万公里,人口接近14亿。按人均公路里程计算,中国还不如古罗马。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上看,从人均公路建设里程上看,可想而知,古罗马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自然科学随之发展。技术与经济规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在现代中国,建设遍布全国的高速铁路系统,就相当于2000年前建设8万公里公路干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技术水平的高要求,必然需要对应自然科学支持。当时的罗马,在工程技术水平上已经远远超过古中国。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时,总人口大概2000万,当时欧洲正处于罗马共和国时代。汉武帝初期,文景之治后,汉朝人口5000万。同期,罗马五贤帝时期,正值罗马帝国巅峰时期。双方实力对比,可以看到,欧洲、中东、北非,在罗马帝国统一治理下,形成人、财、物自由流动的繁荣的市场经济。农业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决定罗马和中国在和平的大环境下,规模接近,但是,社会资本积累上,罗马帝国完成30万公里公路,环地中海庞大港口网络,完善的城市水道供水系统和下水系统。汉朝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以及,密集的公路网络,无法刺激自由市场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在5000万人口规模的庞大帝国中孕育,自然的催发条件在于:第一、大规模的政府工程带动投资和技术要求;第二、巨大的人口和市场催生产业分工、生产力发展,使得希腊、埃及地区自然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给罗马帝国带来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良机。
中国的问题,在于人口虽然庞大,地域也很辽阔,可是工程技术的总需求不如罗马,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人、财、物,自由流通的大市场格局不如同期的罗马帝国,因此,在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帝国奠定的大框架,毫无疑问是当时人类最领先的。
如果,罗马不是4、5千万人口,而是,4、5亿人口,那么,伽里略、笛卡尔、牛顿,肯定提前千年就出现了。科学技术发展,是跟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息息相关的,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相互促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