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战记中,犹太人的军事指挥官约瑟夫,曾亲自到罗马军营中学习罗马人的军事技术。在他写的文章中,生动的重现了2千年前罗马军队的严肃纪律。
罗马军队,是那种在行军中哪怕只住宿一天,也要建设完善的营垒防御的军队。每个营垒的建设标准,都有严格规定,四角阵垒、栅栏、壕沟,都要建好才能安歇。第二天行军前,会烧掉营垒。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御,防止偷袭。
罗马军队在进攻蛮族之前,会先建设好基础设施,把公路、桥梁、港口建设完毕后,再行进军。这种未曾大战,先搞好基建的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后勤补给的作用。所以,罗马的军事胜利,是建立在后勤补给上。
古罗马共建设干线公路8万公里,加上支线公路共15万公里,同期中国建设万里长城。公路和长城的建设技术难度相差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的思维不同。罗马是通过公路建设繁荣经济,便于后勤补给,实现军事扩张,中国的万里长城实现的是防御。罗马,是在扩张中不断建设基础设施,达到帝国扩张的边界时,开始建设防御性质的长城:日耳曼长城和哈德良长城。
打仗行军中每一天的住宿营垒,都要修的铁桶一般。战前准备的基础设施,都要建设的足够标准,这种一丝不苟的基建扩张精神,是罗马军事和经济强大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中西方是存在很大不同的。
公元前,罗马就开始满地建设石板铺面的公路网络,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更恐怖的一件事,就是这样的先进的帝国,竟然也会出现千年宗教黑暗,无人维护基础设施,以至荒芜、废弃。
看罗马防御庞大疆土的军事力量部署,你会觉得人数太少。这种防御能够实现的可行性,就在于防御工事的科学性,后勤补给的便利性,否则,如此漫长的国境线,不可能只需要30万部队,就可以实现充分安全。路、桥、港、水道的建设能力超强,才带来强大的罗马军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