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音室效应

(2017-02-04 08:16:49)
分类: 投资札记
  回音室效应,是很普遍的信息传播效应,对现代社会人类思维的影响是深远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其朋友圈子和关注信息是存在局限的,因此,极易构成回音室,反复强化自我认知。大多数人,缺乏突破回音室效应的客观环境。马云,说自己书读得并不多,但是,全世界跑跟很多人交流。这是一种有效的突破回音室效应的方法,成本高、效率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查理芒格的方法
  我在网上偶尔也看过一些跟我意见不相符的网友的观点,看看其文章和微博内容,也就知道回音室效应突破能力强不强。第一、几乎没有什么人具备马云那种国际视野和资源,兼容并包的吸纳信息;第二、很少有人能做到像芒格那样读书巨多,思维不断进化。因此,你有没有观点,都藏在你的文字里,回音室面积多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故步自封,且食古不化,是大多数人的造型。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思想很愤青,读书时是标准的学霸,成年后思想比较极端。这是如何造成的,我比较好奇。看到他书架之后,我也就明白了。书的范围,书的数量,决定了思维的广度和包容度。无论你是否曾经是学霸,只要不能做到毕生学习,脑子用不用也就那样。读书破万卷,全是武侠,你也未必能成为金庸。
  第二条路,是可以改变自我认知,提升思维能力,认清这个世界,不用跟马云似的找Ken这样的笔友开阔眼界,但是,你得配得上那个量和范围。我对那种高水平的阅读选手的思想是非常重视的,例如:芒格。如果,你书读的不够多,人见的不够多,思考再多注定也是没用的,因为:回音室效应
  读书,其实就是跟各路思想对话。如果,我书读得不够多,我是没信心出来说话的。生活中,我是没兴趣跟朋友展露自己思想的,因为,你明知对方的回音室效应存在,还要反复刺激朋友,那是不想有社交圈子了。网上,我之所以写,是因为我不需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可以用低音炮随便轰炸。
  马云那种肆无忌惮的分享思考的底气,是来自海纳百川的思想激荡结果,而大多数人的所谓的思考,其范围不超过1000本书的分量,你就虚心省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六种政体
后一篇:破万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